在西域其名异耳安得执此以为声清之证哉其为此书止有以先儒不识黄钟生成之数一节足以破往而不返之失其余诸论今不今古不古以法象则无取以度数则不伦无一合于理者也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其此之类也夫
○琴以第三弦为宫为中和议【明】
朱载堉律吕精义曰往年与善琴者论古今雅乐高下闻其说曰冷谦之乐乃古无射调也俗呼为清商调以第二弦为宫者少者歌之则拽不出失之太下恐非中和也蔡元定之乐乃古夹钟调也俗呼为清征调以第四弦为宫音老者歌之则揭不起失之太高亦非中和也所谓中和者古之正调是也俗呼为清角调轩辕氏之所造以第三弦为宫音比冷谦高一调比蔡元定低一调老者歌之不揭少者歌之不拽不高不下是名为中和也时典乐尤世贤亦知音者以所带来神乐观笙吹其所习旧乐章谱与琴谱相校所论不虚也
钦定续通典卷九十一
●钦定续通典卷九十二 兵一
(臣)等谨按杜佑作兵典其序以西汉之重兵在京师为得宜东汉至唐之藩翰力盛为失策洵为切中事理然于兵之本计则尚未悉也夫古圣人之重兵也久矣周礼大司马中春教振旅遂以搜田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中秋教治兵遂以狝田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他若五射以教国子五物以询众庶罔不以兵事为兢兢若是者何哉用戒不虞无时可缓也后世以治兵为好武以田猎为禽荒以晏安为得体以简阅为故事军政日弛而国遂以弱矣宋初有禁兵厢兵乡兵蕃兵神宗之时更有保甲兵非不多也然而将骄卒惰临阵辄溃者外有稽简之名内无训练之实失本计也辽金及元皆以兵立国故兵势最为雄健明初改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在外则统之都司在内则统于五军都督府复有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亦自成一代之制然往往当其盛也兵将相习内外相维故用之而有效及其衰也教阅不明行伍虚耗而国事遂不可问亦在本计之得失而己杜典为卷十有五为目百四十有奇其于兵事略备矣然古今异宜兵机尤甚今之所续颇有损益其事则自唐迄明代凡兵家之论说名将之事迹皆采择焉若前典以孙子为纲故诸目之前悉冠以孙子兵法今不复重录惟征引诸书以符前典分门之本意至其分门中间有词义略同者今则合并之以免繁复云
第一 【叙兵 收众 选择附 立军 论将 搜才附】
第二 【法制 杂教令附】
第三 【料敌制胜 敌十五形帅十过附 察而后动 验虚声知无实 敌降审察】
第四 【间谍 不信间谍附 行师先在量力不可穷兵 临敌易将 军政不一必败 军无政令败 推诚 示信 示义】
第五 【抚士 明赏罚 行赏安众 分赏取敌 行赏招降 示惠招降 军师志坚必胜 军将骄败 敌屡胜骄不备可败 军行自表异致败 师行众悲恐则败 声感人附 守则有余 守拒法附】
第六 【示弱 示怯 示缓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示形在彼而攻于此 示无备设伏取之 示强 敌军攻城久不下师老击之】
第七 【佯败引退取之 引退设伏取之 声言退诱敌破之 引退设伏潜兵袭其营 设伏引敌斗袭其营 设伏引敌斗败之附 示退乘懈掩袭 敌退追奔 纵敌退于归路设伏取之 诱敌进于归路设伏取之附 兵机务速 掩袭 甘言厚币乘懈击之】
第八 【避锐 坚壁持欠候隙破之 坚壁挫锐 不战挫锐 敌饥以持久敝之 因敌饥乘其敝而取之 因敌三鼓气衰败之 致敌力疲夹攻败之 阵久疲致败 出其不意 击其不备 攻其不整 先设备而胜】
第九 【以逸待劳 师不袭远 饵敌取胜 受敌饵取败附 军胜掳掠被追袭多败 抽军 乘敌抽军袭破之附 卑辞怠敌取之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 两军相对取背破之 两军相对继遣军助即胜 兵多力有余宜分军相继 我寡敌众自远至乘疲败之 挑战 敌处高勿攻 敌党急之则合缓之则离 假托安众】
第十 【行军下营审择其地 乡导 下营斥堠并防捍及分布阵 先据要地及水草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险附 据仓廪】
第十一 【攻其必救 军师伐国若中路城大兵多须下方过 必攻其易 毋贪其易附 轻易致败 乘敌乱而取之 分敌势破之 审敌势破之附 布阵大势分易败 惜军势 力少分军必败】
第十二 【按地形知胜负 自战其地则败 据险隘 塞险则胜否则败 死地勿攻 总论其地形附 励士决战 众寡势百相悬励士攻其师 乘卒初锐用之 激怒其众】
第十三 【围敌勿周 围师量无外援缓攻取 攻城战具附 绝粮道及辎重 火攻 火兵附 火兽附 火禽附 火盗附 火弩附 御火攻附 乘风取胜 水攻 水平及水战具附 敌半涉水击必胜 军行渡水附 御敌水军绝下流败之】
第十四 【因机设权 多方误之 先攻其心 夺敌心计】
第十五 【敌无固志可取之 归师勿遏 防遁附 大阵动则乱因乘而败之 先设伏乘势逐敌败之 乘胜 乘胜先声后实 散众 因敌惧遂取之 推人事破灾异 风云气候杂占】
叙兵
收众
立军
论将
○叙兵
唐
宋
金
△唐
唐李筌太白阴经曰兵之兴也有形有神旗帜金鼓依于形智谋计事依于神战胜攻取形之事而用在神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观形不见其神不知其事是以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