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九章衣以云及麟代龙,升山为上,仍改冕名。」当时纷议不定。至仪凤二年十一月,太常博士苏知机上言曰:「去龙朔中,孙茂道奏请诸臣九章服,当时竟未施行。今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加日、月、星辰、龙、虎、山、火、麟、凤、玄龟、云、水等象。鷩冕八章,三公服之。毳冕六章,三品服之。绣冕四章,五品服之。」诏下有司详议,崇文馆学士杨炯奏曰:「谨按虞书:『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由此言之,则其所从来者尚矣。逮及有周,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饰,又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于是制衮冕以祀先王也。九章者,法阳数也。以龙为首章者,衮者卷也,龙德神异,应变潜见,表圣王深沈远智,卷舒神化也。又制鷩冕以祭先公也,鷩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贤才,能守耿介之节也。夫以周公之多才也,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夫以孔宣之将圣也,故行夏之时,服周之冕。先王以法服,乃此之自出也;天下之能事,于是乎毕矣。今苏知机『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者。谨按,日月星辰者,已施于旌旗矣;龙虎山火者,又不踰于古矣。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云有纪官之号,水有盛德之祥,此盖别表休征,终是无踰比象。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此固不可毕陈于法服也。若夫礼唯从俗,则命为制,令为诏,乃秦皇之故事,犹可以适于今矣。若夫义取随时,则出称警,入称跸,乃汉国之旧仪,犹可以行于代矣。亦何取于变周公之轨物,改尼父之法度者哉!」由是竟寝知机所请。
缁布冠进贤冠○
周 后汉 晋 宋 齐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周制,士冠礼云缁布冠,頍项,青组缨属于頍。缁布冠无笄者,着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项中有●,亦由固頍为之耳。今未冠笄者,着卷帻,頍象之所生也。以为始冠之冠,冠而弊之可也。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次加爵弁。加皮弁后而弃之。
后汉改之,制进贤冠,为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蔡邕独断云:「千石以下一梁。」小吏私学子皆一梁。
晋因之。天子元服,始加则冠五梁进贤冠。三公及封郡公、县侯、乡亭侯则三梁。卿大夫下至千石则两梁。中书门下至门郎小吏,并一梁。
宋因之,为儒冠。
齐因之,为开国公侯下至小吏之服,其以梁数为降杀,则依晋制。
梁因之,以为乘舆宴会之服,则五梁进贤冠。
陈因之,为文散内外百官所服,以梁数为高卑,天子所服则五梁。
北齐进贤五梁冠,不通于下。
隋因陈制,内外文官通服之,降杀一如旧法。
大唐因之,若亲王则加金附蝉为饰。复依古制,缁布冠为始冠之冠,进贤、缁布二制存焉。
牟追冠章甫冠 委貌冠○夏 殷 周 汉 宋夏后氏牟追冠,长七寸,高四寸,广五寸,后广二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
殷因之,制章甫冠,高四寸半,后广四寸,前栉首。
周因之,制委貌,司服云「凡甸,冠弁服」。甸,田猎也。冠弁,委貌。
汉制,委貌以皁缯为之,形如委谷之貌,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行大射礼于辟雍,诸公卿大夫行礼者冠之。
宋依汉制。
通天冠秦 汉 晋 宋 齐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秦制通天冠,其状遗失。
汉因秦名,制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筩为述,筩驳犀簪导,乘舆所常服。
晋依汉制,前加金博山述,乘舆常服。述即鹬也。鹬知天雨,故冠像焉。前有展筩。
宋因之,又加黑介帻。旧有冠无帻。帻,冠理展筩。前代古图,画三皇五帝,或有服通天冠,深误矣。
齐因之,东昏侯改用玉簪导。
梁因之,复加冕于其上,为平天冕。此复依晋冕法。
陈因之。
北齐依之,乘舆释奠所服。
隋因之,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簪导。朔日、元会、冬朝会、诸祭还则服之。
大唐因之,其缨改以翠緌。
长冠刘氏冠 斋冠○汉 晋 梁
汉高帝采楚制,长冠形如板,以竹为里,亦名斋冠,后以竹皮为之,高七寸,广三寸。以高帝所制,曰刘氏冠,故为享庙之服,敬之至也。鄙人或谓之鹊尾冠。
晋依之,去竹用漆纚,救日蚀诸祀则冠之。
梁天监中,祠部郎中沈宏议:「竹叶冠是汉祖微时所服,不可为祭服,宜改用爵弁。」司马褧云:「若必遵三王,则所废非一。」武帝竟不改矣。
远游冠具服远游冠 公服远游冠○
秦 汉 晋 梁 陈 北齐 隋 大唐
秦采楚制。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天冠,而无山述,有展筩横之于前。
汉因之。天子五梁,太子三梁,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