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56-通典-唐-杜佑-第375页

见服冕者,故拜公不应服冕。」
  北齐策诸王,以临轩日上水一刻,吏部令史乘马,赍召版,诣王第。王乘高车,卤簿至东掖门止,乘轺车。既入,至席。尚书读策讫,以授王,又授章绶。事毕,出轺车,入卤簿,乘高车,诣阊阖,伏阙表谢。报讫,拜庙还第,即鸿胪卿持节,吏部尚书授策,侍御史授节。使者受而出,乘轺持节,诣王第。入就西阶,东面。王入,立于东阶,西面。使者读策,博士读版,王俛伏。兴,进受策章绶茅土,俛伏三稽首,还本位,谢如上仪。在州镇,则使者受节策,乘轺车至州,如王第。
  诸王、三公、仪同、尚书令、五等开国、太妃、妃、公主恭拜册,轴一枚,长二尺,以白练衣之。用竹简十二枚,六枚与轴等,六枚长尺二寸。文出集书,书皆篆字。哀册、赠册亦同。
  诸王、五等开国及乡男恭拜,以其封国所在方,取社坛方面土,苞以白茅,内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饰,封授之,以为社。
  隋临朝册命三师、诸王、三公,并陈车辂。余则否。百司定列,内史令读册讫,受册者拜受出。又引次受册者,如上仪。若册开国,郊社令奉茅土,立于仗南,西面。每授册讫,授茅土焉。
  大唐之制,如开元礼。
    诸王公侯留辅朝政嫡子监国议晋
  晋博士孙毓等议:「按周礼典命职:『凡诸侯之嫡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一等。』誓犹告也。谓公之子如侯伯而执珪,侯伯之子如子男而执璧。春秋『曹伯使其太子射姑来朝』,行国君之礼。践土之盟,卫成公使其母弟武如会,经书曰,卫武、蔡,甲午,序于诸侯。又左传:「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非太子之事也。』周制,诸侯以功德入为王卿士,则上卿理其国事。今诸王公侯受任天朝,而嫡子摄其君事,车服礼数,国封大小,领兵军数,自当如本制,而王公侯遣上卿及军将掌其事,合于古义。今之车服,与古礼不同,依礼应下其君一等。其嫡子皆以有爵命,印绶冠服佩玉之制,宜如本令。而嫡子但知其政,不干其位,君不可二,尊无二上。国相以下见嫡子,宜如臣而不称臣。又礼,非其臣则答拜,国之命士上达于其君者,嫡子宜答拜。其文书称嗣子,宜曰王嗣子,其公侯嗣子,系于父爵,明不专国也。其燕见则称第,下文书表疏,皆臣礼而不称臣。今之监司,上官文书皆为记告。嫡子监国,其下群臣官文书宜称告,不言命称教。」
通典卷第七十二 礼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礼十七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号同 天子崇所生母追崇同
  诸侯崇所生母议 支庶立为天子追尊本亲议
  追锡命议 王侯在丧袭爵议夺情附
    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号同○周 汉 魏 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大唐
  周武王追尊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卢植曰:「太王,王季之父也。美大故称之。王季,文王之父也。太王实始翦商,王季绥畏,文王怀保,王业所兴,故追王也。三妣亦同尊其号。」所以追之,不以卑临尊也。不用诸侯之号临天子也。追王太王、王季以下者,以王迹之所由也。文王称王早矣,于殷犹为诸侯,于是着焉。
  汉高帝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太公虽父,乃人臣也,奈何使人主朝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矣。」后上朝太公,太公拥篲,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上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诏曰:「人之至亲,莫大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之于子,子有天下归尊于父,此人道极也。朕平暴乱,以安天下,此皆太公之教训也。」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后汉荀悦曰:「孝经云:『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父事三老以示天下,所以明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子尊不加于父母。家令之言,于是过矣。」晋愍怀太子令问中庶子刘宝云:「太公家令说太公,为是?为非?」对曰:「荀悦论赐家令为非,臣以悦不识高帝意。高帝虽贵为天子,事父不失子之礼。时即位已六年,而不加父号,是以家令言『虽父乃人臣也』,言无可尊敬名号,当与人臣同礼,欲以此感动之。帝闻家令言乃悟,即立号太上皇,得人子尊父之道。若不闻家令言,父终无号矣。家令说是也。」又追尊妣曰「昭灵后」。
  魏文帝即王位,尚书令桓阶等奏:「臣闻尊祖敬宗,古之大义。故六代之君,未尝不追崇始祖,显彰所出。先王应期拨乱,启魏大业,然祢庙未有异号,非崇孝敬示无穷之义也。太尉公侯,宜有尊号,所以表功崇德发事显名者也。故易言乾坤,皆曰大德,言大人与天地合。臣等以为,太尉公侯,诞育圣哲,以济群品,可谓资始,其功德之号,莫过于太王。」
  诏曰:「前奏以朝车迎中常侍大长秋特进君侯神主,然君侯不宜但依故爵乘朝车也。礼有尊亲之义,为可依诸王比,更议。」
  博士祭酒孙钦等议:「按春秋之义,五等诸侯卒葬皆称公,乃与王者之后宋公同号,然臣子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