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尉氏汉旧县。
睢阳郡东至彭城郡西界二百十里。南至谯郡一百三十里。西至陈留郡三百里。北至济阴郡百六十里。东南到谯郡酇县界百八十里。西南到淮阳郡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济阴郡百六十里。东北到鲁郡四百十七里。去西京千五百四十里,去东京七百八十里。户十二万一千百七十,口八十一万二千百七十。
宋州今理宋城县。高辛氏子阏伯所居商丘也。周武王克殷,以封微子启,是为宋国。战国时,齐、楚、魏三分其地。秦置砀郡。汉改为梁国,后汉因之。晋亦曰梁国。后周置梁州。隋文帝置宋州,炀帝初为梁郡。大唐复为宋州,或为睢阳郡。领县十:
宋城宋国都此。有孟诸泽,有汉梁孝王兔园、平台、雁鹜池。汉睢阳县在此。春秋时陨石五,见存。漻堤,即梁孝王开道也。漻音蓼。
襄邑春秋时襄牛地,宋襄公所葬。汉为县也。
楚丘古之戎州己氏之邑。盖昆吾之后,别在戎翟中,周衰入居中国。己氏,戎君姓也,汉曰己氏县也。
柘城
虞城孟诸泽,即禹贡所谓明猪也。明音孟。又舜后所封之邑。有纶城,即少康邑,汉虞县也。
宁陵古葛伯国,亦魏信陵君邑。
单父古鲁邑,汉旧县也。又汉西防故城在今县北。
谷熟汉旧县。即殷之南亳,汤所都也。
下邑秦汉旧县。
砀山汉麻乡故城在县之西北。
谯郡东至彭城郡五百里。南至汝阴郡二百五十里。西至淮阳郡二百里。北至睢阳郡百四十里。东南到汝阴郡五百九十里。西南到淮阳郡三百九十里。西北到淮阳郡三百二十里。东北到彭城郡五百里。去西京一千七百四十里,去东京八百九十八里。户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口六十五万五千二百。
亳州今理谯县。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其地也。其后改为谯。春秋时为陈国之谯邑。战国时属宋。秦属砀郡。汉属沛郡。后汉为沛国,兼置荆河州。领郡六,理于此。魏置谯郡,晋因之,后置南兖州。后周改为亳州,兼置陈留郡。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复置谯郡。大唐为亳州,或为谯郡。领县八:
谯有涡水。魏黄初中,文帝自谯循涡入淮。有古焦城。涡音戈。
临涣汉铚县。有嵇山,晋嵇康因而改姓。有涣水。铚,陟栗反。
永城有砀山,汉高帝隐于芒、砀山泽闲,即此地。汉芒县故城在今县北。又有汉太丘县故城在西北。
酇汉旧县。又有汉建平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一名马头城。酇音才何反。
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
鹿邑汉郸县地。
城父春秋时陈国之夷邑,左传楚灵王败于干溪,即此。有肥水、鲍溪水。
蒙城汉山桑县。后魏置涡州涡阳县。东魏置蒙郡,后曰山桑。又有汉垂惠聚,在县西北。
济阴郡东至鲁郡三百二十里。南至睢阳郡百六十里。西至陈留郡二百里。北至濮阳郡百七十里。东南到睢阳郡百六十里。西南到陈留郡二百四十里。西北到灵昌郡二百五里。东北到济阳郡四百里。去西京千四百七十里,去东京六百五十里。户十万二千二百九十,口六十万六千二百五十。
曹州今理济阴县。昔唐尧所居,州界有尧冢。在周为曹国之地。周武王弟叔振铎所封也。昔汤伐桀,桀败走三。三,国名。汤又伐之,俘厥宝玉,在此也。音宗。战国时属宋。秦属砀郡。汉改为梁国,景帝分梁为济阴国,宣帝更名定陶,后为济阴郡。后汉因之。晋为济阳郡。后魏置沛郡西兖州。后周改西兖为曹州。隋为济阴郡。大唐复为曹州,或为济阴郡。领县六:
济阴古三鬷亭在县东北。有曹南山,有泛水即汉高帝即位之地。泛音泛,取泛爱之义。汉济阴郡城,今县是也。亦汉定陶县也。鬷与同。菏泽在今县城东北九十里,故定陶城东北。
成武汉旧县。隋置戴州。
冤句有漆园,庄周为吏之所。汉济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南,后汉光武生于此。有古煮枣城。句,巨俱反。
考城有北亳,成汤都也。梁国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此即北亳也,亦曰景亳,亦古戴国也。又有北郜城,左传云「取郜大鼎」,即此。
南华汉离狐县地,天宝初改焉。
乘氏古曰乘丘。汉句阳故城在今县北。左传盟句渎之丘是也。
颍川郡东至淮阳郡二百八十里。南至汝南郡三百二十里。西至东京三百三十里。北至荥阳郡二百八十里。东南到淮阳郡三百里。西南到临汝郡百八十里。西北到东京三百三十里。东北到陈留郡二百三十里。去西京千二百二十里,去东京三百三十里。户八万六千四十,口五十二万五千一百五十。
许州今理长社县。春秋许国。七国时,为韩魏二国之境。秦为颍川郡。汉高帝为韩国,寻复故。后汉因之,献帝暂都之。魏文帝受禅于此,晋并为颍川郡。后魏亦同为颍川郡。西魏初得之,后入东魏,西魏将王思政镇守,东魏将围之二百日,城陷,即今长葛县界,故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