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外省官未上任之先皆由吏部发给文凭到省后呈督抚查照
札付
上官派委员办事皆付札文此文即名札
品级考
吏部所存册籍内载京外大小官员之品级等次以及加级纪录等事以备考查者曰品级考
堂札
堂官委派属员差务所给之札付曰堂札
委牌
督抚委员办理事务例给札付而将札文之语写于木牌上悬挂衙署门首俾众共知曰委牌
邸抄
府第曰邸此处用之指内阁也即由内阁抄出之上谕也
科抄
由六科衙门抄出之上谕
外抄
外面京报房所抄之上谕奏折等项总名曰外抄
塘报
由各省驻京提塘武官官员系由各省派来京城驻札专为传送公文等事属兵部统辖抄录上谕送往本省者曰塘报
公文
公事往来文件之总名
粘单
在公文之后另粘一纸上写别处公文与此文有关系者以备参考
汇题
凡无关紧要之事不必一事一奏可以俟集有数件汇齐题奏
会题[会满汉本作汇]
事关两三省公议者则应两三省之督抚会同题奏
移咨事
凡平行之移文皆用此语发端
咨文内
即云咨文中所写之事
伏读
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后来覆奏折内必叙云臣伏读上谕云云
捧读之下
又如前事覆奏折内或称臣于某日接奉上谕捧读之下钦感难名云云
本内粘处有绉文
本章太长者必须接扣务须平正若本内粘处有绉文则为不恭
刮补
奏折内有错误之字可以用刀刮去补纸另写
管见
臣下对君上言己之识见极小如从管中窥物一般
荐举
陛辞
粘抄一纸
凡有粘单之公文皆在本文尾后注曰计粘抄一纸
降调
降级之后按品级相同之官改补
部郎
六部衙门之员外郎(订正:六部之郎中员外郎也)
内差
由内廷差遣往各所办事之官
差官
大官差往各处办事之小官
外吏
外省州县又称为外吏
府佐
帮助知府办事之官如同知通判是也
佐贰官
府州县帮办官之总名
流外官
在品级外之小官如未入流是也
首领
杂职
非正印之官即称曰杂职即佐贰也
正途出身
凡由考试举人进士出身者皆曰正途出身
捡选举人
由举人之中择其通达政务者以知县用
教习贡生
由贡生中择文理优长者充各学教习之任
中行平博
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是也行人之官乾隆之时尚存后无
承差
承办差务之委员
承行书办
承上官之命办理行文事件之书吏
亲供图册
凡土官之子承袭世职时先由地方大员传其子面加诘问将其亲口供词并所辖之舆图及民数册一并送部查核
顶辈宗图见顶辈宗图
又命土官之子将前代世袭之祖父依次接续写一图谓之顶辈宗图又将其同族各枝派写为一图(谓之宗支图册)并族中现存人丁之名册亦录一分
族目邻封公结
又命土官之子请同族头目井邻近之土官公同带出保结连前之图册均送吏部详加查核方许承袭
土人信服亲枝土舎承袭
如土官病故后无子孙可以承袭者则于其同族中亲近枝派之人而为土人素所信服者报部请承袭苗疆平民谓之土人官族谓之土舎
有司考成无例等事
如各省州县等官每由该官上司考其办事之成效然后究竟如何定限用何考法并无定例有时吏部以考查之事咨询外省外省以此回答
诸务丛脞
丛杂乱也脞废坏也言办事不好
处烦剧之任
事多曰烦事重曰剧言此员所在之任如此
无掣肘之患
办事有所妨碍曰掣肘比如有人欲伸手取物傍人若执其肘则不能取言此人办事并无如此之患也
理繁治剧之才有余敷政体民之心未细
言此人若论能办理繁剧事情的才干是有余的但是在地好处分散开给与众民和体察民人的情形这两件事情上不能十分细心
修造台寨严查保甲
州县地方若有军务就应当把本境的墩台和民人的寨子或盖造或修理都预备好了而且各乡村的保甲严严的稽察以免贼匪潜藏每十里设一高台下安烟墩五个有事则于台上竖旗放炮于烟墩内举火以便辗转传信使各处皆知又有贼之地官或在高山土埠之上造几处营寨令民人携带眷口粮米避入其内以免被贼抢劫又各乡村或二三村为一甲设一头目名曰地保令其稽查本甲民人如有贼匪在内则报官惩治
竭力急公积滞以振
在公事上尽力速办将日久废弛诸务一时皆振作起来
敏练慈恺允堪保障一方
办事速快情形熟习而且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