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1-职官

70-未信编-清-潘杓灿-第63页

□亦止上纳所垦额粮里中不得摊派逃绝荒粮致使畏累不前或有他处住人。与地相远。不便往耕种者。□即呈明俟酌设暂寓安插就垦至干心愿垦种。而口食不敷者。亦许觅保具呈本县措谷借贷收成还仓当此春和之始。正宜踊跃承认。冀乐秋成。毋得观望疑虑。致虚时日。须至示者。
○大计(附进表)
三年大计黜陟攸行。见之尚书。其由来旧矣。居官之改守。固须掺持于平日。而此时尤必谨慎料理。我出贤否者当存优容之意葢么么一命皆属功名苟非大害于民毋恃位居其上便尔轻加诋揭出我贤否者。当曲尽情理。即监司粮河道厅。可以臧否我者毋谓彼非要地便尔轻忽使有后言颇能为害也一应计典事宜。岁初即须料理。本年都问。例有五城查拿外官关通近臣之禁若入京交际□人须用老成谨慎者设有疏虞反生不测也至于卓异一法。必无钱粮盗案注误参罚。方可希冀。否则妄为谋求总为奸人哄弄无益。凡本县佐贰首领。以及教官。贤否俱从印官开填其五花册。例俟上台共加考语亦须印官开□脚色呈送。开坏者。须另将劣欵。开一手本。□□院司府。以为题参之据。奖荐者。止开贤否册。不用另揭。计册虽送府司部抚攒造解京。而朝觐乃有本县攒造。解府汇解之册。其各式不一。开附于后。
大计册目
△大计册目
贤否册 【式与常时贤否相同巳见承接上司条内见自大计以后之官不论丁忧升■在在去任俱要开填】
五花册 【附式俱开履历不加考□俟上司填注】
见图
  朝觐册 【分投司、院、部、科各有定例胪数如左其不附式者。一一如常开造无异式也。】
  通政司
  奏本一封 【式附】  副本一封  奏册一本
  都察院
  须知文册一本 见任官员册一本 委署官员册一本 保民五事册一本 【式附】 地方繁简册一本 地丁简明册一本 举贡册一本 见役吏典册一本 开浚河工册一本
  吏部
  □知册一本 清理文职贴黄册三本 见任官员册一本 委署官员册一本 考察官员册一本保民五事册一本 地方繁简册一本 乡宦履历册一本 贡举文册一本 见役吏典册一本
  吏科
  须知册一本 见任官员册一本 考察官员册一本 委署官员册一本 保民五事册一本 见役吏典一本 地方繁简册一本
  户部
  地丁简明册一本 积谷四柱册一本 盐引册一本 逃人册一本 典税册一本 羊猪驴牛税册一本
  户科
  地丁简明册一本 积谷四柱册一本 盐引册一本 逃人册一本 典税册一本 牛羊猪驴税册一本
  礼部
  乡宦册一本 举贡册一本 廪增附生员册一本
  僧道花名册一本
  兵科
  逃人册一本
  刑部
  逃人册一本
  工部
  开浚河道册一本
  督捕厅
  逃人册一本
  巳上各册外。另要多造备用并存底册一本。
  奏本式
  本高一尺一寸九分阔三寸一分 【若题本高八寸今用一尺或尺一寸阔三寸三分】
  封皮正面写法。
  实封
  某布政使司某府州某知县臣某谨封
  进  呈
  封皮后面写法。
  某年某月某日 【中心字】
  本中用卜字。
  六部、五府、三司、六房。四川、九江、六合。四散、再三。六安府。三法司。三万卫
  本中宜点看事例
  面印。背缝印。年月印。填小日。前后称臣。书吏背书畵字。奏启用印一颗。
  本后接尾纸。要有本中情节字几行。若本巳完。止有计字年月。过张接者。系违式。遇缝各坐钤印。
  保民五事册式
  某省府州县知县某
  呈为计典事。今将卑职任事以来。所行保民五事实政。理合据实开造。须至册者。
  计 开
  一实户口
  按本县旧籍人民。计若干丁口。自卑职任事以来。如何招来。如何抚字。今查现册丁口若干。较旧实增若干。
  一辟荒芜
  田野比旧开垦若干
  一供赋役
  征输比旧裁减若干
  一兴礼教
  教化修举若干
  一备荒芜
  社仓比旧储积若干
  具册年月俱照例
  冬至。元旦。圣□万寿。千秋。例须进表拜贺司府提解本项银两。无论表笺。俱汇齐。差官一员总进。其文章该房自有本头。不必另做。□本项经费之外。另有帮贴。要看地方贫富起见。总之须适当而应之。不可以些小之吝。致怒上官也。
○报荒
饥荒不许妄报。炎异不许不报。各有参罚。须看则例申详不可因小费而置民瘼于罔闻不可因小□而生无穷之驳勘大要斟酌专理。便宜举行。若有人将灾异呈报。非通籍共罹者。即须着本处地方人等公查公覆或成灾。或不成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