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故命曰正学。
△《金华文统》十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赵鹤编。是书於正学编外,兼录金华耆旧之文。宋宗泽、梅执礼、潘良贵、郑刚中、贾廷佐、范浚、陈亮、吕祖俭、徐侨、何恪、时少章、乔行简等十二人,元柳贯、张枢、吴师道、黄溍、吴莱等六人,明宋濂、王祎、苏伯衡、胡翰、戴良、吴沉、王绅、章懋等八人。而宋濂所录独多。盖视诸人较吕祖谦等为稍亚,故所录亦稍宽。然前列吕祖谦修文鉴法、朱子取文字法,及王柏、吴师道论文之语,则大旨仍以讲学为宗。故刘孝绰、骆宾王、舒元舆之文皆所不取。然唐仲友亦不登一字,则门户之见,殊未能化矣。
△《来苏吴氏原泉诗集》八卷(内府藏本)
明吴宗周编。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临江府知府。是编辑其先世以来之诗,始宋迄明。据宗周自序称:“以先人之作为内集,外人所赠为外集,附以拙作。”此本自五卷至七卷皆宗周诗。宗周诗后益以按察司副使大本、贡士棻、府庠士木。又有《宗周拾遗》,而无所谓外集者。盖其后人所损益,已非复宗周之旧矣。
△《唐文鉴》二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贺泰编。泰字志同,吴县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
是编杂采唐文,所见殊为隘陋。前有林瀚序称:“两汉有《文鉴》,宋亦有《文鉴》,惟唐一代阙焉。”如曰一朝必当有一文鉴,文何以必当名鉴也?如曰唐文无总集,是并姚铉书未见矣。盖明代书帕之本,其纰缪往往如此。
△《洞庭君山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胥文相编。文相,巴陵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是编纂辑屈原而后历代题咏湖山及岳阳楼者,共为一编。自载所作二诗,浅陋殊甚。盖特好事者流也。
△《广文选》六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旧本题明刘节编。节有《春秋列传》,已著录,是书以补《文选》之遗。前有王廷相、吕柟二序,皆称八十二卷。而此本实六十卷。卷末有晋江陈蕙跋,称“节旧本所录凡千七百九十六篇,其中讹字逸简杂出,又文义之甚悖而俚者间在焉。乃以视鹾之暇,与杨郡守王子松,教授林璧,训导曾辰、李世用,共校雠增损之,刻置淮扬书院。删去二百七十四篇,增入三十篇”云云。则此本为蕙等重编,非节之旧矣。萧统妙解文理,撷历代之菁华,以成一集。虽以杜甫文章凌跋百代,犹有熟精《文选》理之句,其推重讵出漫然。此可知当时去取别裁,具有深意。徐陵与统同时,所撰《玉台新咏》,颇采《文选》所遗,刘克庄已有皆统弃馀之诮。则操笔继作,何可易言。节不度德量力,乃有是集。蕙等又谬种流传,如涂涂附。田艺蘅《留青日札》尝摘其张协诸人诗与《文选》复收,及阮嗣宗碑诸篇误改姓名之类,不一而足。今更校之,如其凡例以《焦仲卿妻诗》为俚俗,斥而不录。又《亢仓子》本唐王士元所撰,实非古书,而题曰周亢仓楚,特称其君道、政道等四篇为高古,所见已为甚浅。其编次亦仿《文选》分类,而颠舛百出。如《文选》陆机《文赋》无类可归,故别立论文一门。此书乃以荀卿《礼》、《智》二赋及扬雄《太玄赋》当之。其为学步,宁止寿陵馀子耶!曹植《蝉赋》、傅咸《萤赋》入之鸟兽,而傅亮《金灯草赋》不入草木,谢朓《游后园赋》不入游览,陆云《南征赋》不入纪行;陶潜《桃花源诗》入咏史,《史记礼书》班固《律历志》入杂文,皆不可理解。又《胡姬年十五》一篇,本梁刘琨作,郭茂倩《乐府诗集》可考。而沿《文翰类选》之误,以为晋刘琨。庄忌本汉人,而误以为梁人;柏梁诗本联句,而注曰六首;徐乐上书本无标题,而名曰《论土崩瓦解书》;《左传》“吕相绝秦”本为口语,而名曰《绝秦书》;《史记》自序中“下大夫壶遂”云云,本文中之一段,而删除前后,名曰《答壶问》,隔数卷后又出太史公自序一篇;《文心雕龙序志篇》本其第五十篇,而改名曰《文心雕龙序》。至於诸葛亮《黄陵庙记》之类,以赝文窜入,更无论矣。
△《文苑春秋》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崔铣编。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是集所录,起汉高帝《入关告谕》,迄明太祖《谕中原檄》,凡一百篇。各仿《毛诗小序》之体,篇首缀以数言,而别无诠释。大旨谓非关世教人心者不录,故名曰《春秋》。亦《文章正宗》之屋下屋也。
△《二陆集》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长白山人集》二卷,明陆之箕撰。《南门续集》一卷,其弟之裘撰。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号复泉,太仓人,弘治中贡生。之裘字象孙,官景宁县教谕。其合二集而刻之,则太仓知州莆田萧奇勋也。
△《残本成仁遗稿》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舒芬编。芬有《周易笺》,已著录。是书前有正德丙辰芬自序云:“行箧中有文山《指南集》二册,《集杜句》一册,《长啸集》一册,又有《叠山诗文集》二册。因订其讹脱,并取《宋史》本传与祠记、铭状、祭文、挽词之类各附於后,总题曰《成仁遗稿》,付书林余氏刻之。”今是编五卷,一、二卷为《指南集》,三卷为《集杜诗》,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