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2-目录

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永瑢-第74页

举业家之讲章。前有康熙丙戌《自序》,称“淮安舟次,中宵假寐,忽因‘刚柔相摩’句,恍悟《河图》本有八卦,特假伏羲画出”云云。
是其学本从图书而入,真以为先有此五十五点黑白之图,伏羲乃因之作《易》。
又卷首《伏羲八卦次序图》后附注云“按《说卦传》是,故《易》逆数也。在《天地定位章》末,似承上通解圆图之辞”云云,是又真以为方圆二图为在孔子之前,孔子作《传》以解之。故根本先已轇轕,枝叶从而曼衍。卷首所列新旧图说至於四十有二。其《河》、《洛》二图,各有本文,各有朱子之本,其奇偶阴阳方位并同。惟朱子本则作黑白圈,本文则《河图》作旋毛,《洛书》作坼裂之状。考《河图》字始见於《书》,古注不言其质。似不应以马革一片从伏羲流传至周,久而不腐,始以此五十五圈画於尺简之上,即传为重宝。似又於事理不然。至於龟文之说,仅见后周卢辩《大戴礼注》,为经典之所不载。果有其物,不应周人弃之,专宝《河图》。果无其物,则古书别无绘象,何由睹其文理。朱谋<土韦>等摭拾吴澄伪作,造为宣和内府秘本之说,凿空无证,德信乃摹而传之。
至所列《太极自然图》,如今工匠刻镂器物所画,盖即来知德所作。德信不能言其授受,但以“相传”二字注於其下,足知其罕所考证矣。
△《周易通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方葇如撰。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是书悉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
古无此体,徒标新异而已,於《经》义无关也。
△《周易本义晰》(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良显撰。良显字忠遂,别号得岑,汉阳人。康熙辛卯举人,官武城县知县。是编皆推衍朱子《本义》之旨,而《经》、《传》次序仍用王弼之本。至於《经》文字句,如《坤卦》初六《小象》“履霜坚冰”句上增“初六”字,《文言传》后“得主而有常”句中增入“利”字,《渐卦》《彖传》“渐之进也”句,刊除“之”字。虽其说本於朱子,然《本义》但注於句下,未敢迳改。良显乃据以笔削,亦可谓信《传》不信《经》矣。
△《易说》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田嘉穀撰。嘉穀字树滋,阳城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以《本义》为主,而取程《传》辅之。凡他说之羽翼《本义》者,乃采缉汇编。
然所见未广,引用之语不外永乐《周易大全》一书。《自序》谓学者应举,由是求之,庶乎不迷所往。则本不为发明《经》义作矣。
△《先天易贯》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刘元龙撰。元龙字凝焉,饶阳人。是编前有康熙壬辰《自序》,又有雍正癸卯《补序》。盖其书先成三卷,刊於江南,后又续增二卷,故两序也。元龙自称历三十年乃成书。其首卷即数以言理,首《河图》、次《洛书》,附以《妙合而凝》之图。次卷即象以言理,首《画卦图》,次《太极图》,次《仪象卦爻错变图》,附以《易贯图》。三卷即气以言理,首《变卦图》,次《八卦图》、《综卦图》,附以《致知格物图》。四卷、五卷即六十四卦以言理,标举伏羲《大象》、孔子《大象传》,附以错卦、互卦之解。盖惟讲陈、邵之学者也。其谓《易》不为卜筮而作,所言似高,而实不然。夫圣人立教,随时寓义,初不遗於一事一物。三代以上,无鄙弃一切,空谈理气之学问也。故《诗》之教,理性情,明劝戒,其道至大,而谓《诗》非乐则不可。《春秋》之教,存天理,明王政,其道亦至大,而谓《春秋》非史则不可。圣人准天道以明人事,乃作《易》以牖民。理无迹,寓以象。象无定,准以数。数至博而不可纪,求其端於卜筮,而吉凶悔吝、进退存亡於是见之,用以垂训示戒。曰蓍曰龟,《经》有明文。曰揲曰扐,《传》亦有成法。岂取尽性至命之书而亵而玩之哉。俗儒但见抛珓掷钱之为卜筮,又见夫方技之流置义理而谈趋避,遂以为侮我圣经,乃务恢其说,欲离卜筮而谈《易》。然则四圣人中,周公居一,公作《周官》,以三《易》掌之太卜,无乃先不知《易》乎?是犹观优伶歌曲,而谓圣人必不作《乐》;观小说传奇,而谓圣人必不作史也。
△《易经纂言》(无卷数,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王士陵撰。士陵字阿瞻,武邑人。康熙癸巳举人,官翁源县知县。是编用注疏本,大旨以《本义》为宗而杂引众说以相印证。盖乡塾讲章也。
△《周易本义拾遗》六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文炤撰。文炤字朗轩,长沙人。康熙癸巳举人。其书用朱子古本并为六卷。《自序》谓《本义》於辞多得之,而於象未深考,因为补葺。释《经》则以象数为主,释《传》则以义理为归。各条载《本义》全文,而以己说附於后。
於变爻互体,言之特详,而所释诸象则大抵随文傅会。至於爻辞之首各冠以本卦六画,而以所值之画阳作○、阴作×以别之,如世传钱卜动爻之式。其法虽见贾公彦《周礼疏》中,乃卜筮者临时之所记,用以诂经则非矣。
△《易经释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昌基撰。昌基字儒珍,乌程人。其书删节《本义》,敷衍成文,前列拟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