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之学历有岁时余近与共事一堂爰属其撰永乐大典书目考以继袁赵二氏之后君则慨然任之曾不数月写成四卷来质于余其第一卷为四库着录之大典书目第二卷为四库中之大典存目第三卷为四库未收之大典书目大抵皆据赵氏所考而各从其类分为三卷其第一第二两卷又略同凤卿郎中所辑而加详焉者也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尚未亡佚见有刻本余检其每韵之下间着书目若一一为之录出又可多得若干种此为赵氏书目之所未载亦即第四卷之所由辑也考大典书目者大约不出两途其一以辑佚为主凡书中着录而实未佚者不之数焉赵氏所辑是也至不问其存佚凡着录之书悉数之而罔遗此则郝君之所从事而亦未能概其全焉试取见存大典四百册剌取其着录之书已觉不胜其繁然既为大典目录所不具载又囿于一隅未克窥其全豹此又郝君有志而未逮者也噫着书难矣读书亦不易读书而求知其目录似极简易而其难也亦若此自刘向父子类别羣书着为七略讫于宋之郑渔仲清之章实斋遂为专门名家之业安得以其简易而忽之于是郝君为不可及矣凤卿郎中辑本近始搜得不无漏略乃不避其重复取而并刊之一以重乡先正之遗着一以见后来者为胜也编校既竟并为叙之如此甲戌十一月辽阳金毓黻
●凡例
一永乐大典一书散佚已久欲考全目实非易事兹就诸家所考及可知者分别收入
一本目前三卷概依四库分类次序排列其第四卷则一仍连筠簃永乐大典目录中韵目先后为次
一本目中除第四卷外见其有刊本者皆附注目下
一连筠簃永乐大典书目依洪武正韵排列其一书因析其篇名而数见各韵之下者只书其一
一大典书目中其一目有占数卷或数十卷者唯书其自何卷起至何卷止中则从略而同一卷中有数目者则并书之
一本目仓卒编次错误在所难免尚希并世鸿硕不吝教正
●永乐大典书目考卷一
海城 郝庆柏 撰
庆柏频年执役于图书馆卷帙充栋日事排比颇得究心目录之学更尝请益于金静庵先生之门昨岁先生属检录永乐大典所见书目并附注通行本于下以备学人参考之助承命以来未敢稍怠经时三月厘成四卷呈之先生谬以为可并为制序殊出望外从此得从先生之后于目录之学更能致其极深研几之功固为庆柏所愿而不敢请者也壬戌首春郝庆柏识
部别 类别 书名及版本
经 易一 周易口诀义六卷
【 唐史征撰 武英殿聚珍版 孙星衍巾箱本 汇函本 翻聚珍本 闽刊本 岱南阁丛书本】
经 易二 温公易说六卷
【 宋司马光撰 聚珍板本 河南新镌经苑本 榕园丛书重刻聚珍本 许氏有卢抱经校本】
经 易二 易学辨惑一卷
【 宋邵伯温撰】
经 易二 读易详说十卷
【 宋李光撰 路有抄本 影印四库珍本初集本】
经 易三 周易窥余十五卷
【 宋郑刚中撰 路有抄本 文渊阁菉竹堂书目俱有此书】
经 易三 易变体义十二卷
【 宋都絜撰 路有抄本 影印四库珍本初集本】
经 易三 易原八卷
【 宋程大昌撰 聚珍本 闽翻本】
经 易三 易说四卷
【 宋赵善誉撰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丛书本】
经 易三 易传灯四卷
【 宋徐总干撰 涵海本 经苑本】
经 易三 厚斋易学五十二卷
【 宋冯椅撰 路有抄本 影印四库珍本初集本】
经 易三 易象意言一卷
【 宋蔡渊撰 聚珍版本 翻聚珍版本 艺海珠尘本 吴氏听彝堂刊丛书本 许氏有卢抱经校本】
经 易三 周易详解十六卷
【 宋李杞撰 路有抄本(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及晋卦四爻)影印四库珍本初集本】
经 易三 读易举要四卷
【 宋俞琬撰 路有抄本 陆有元刊本 影印四库珍本初集本】
经 易三 周易象义十六卷
【 宋丁易东撰 路有抄本 张目有残宋本自丰至未济凡一卷】
经 易四 易纂言外翼八卷
【 元吴澄撰 路有抄本 豫章丛书本】
经 易四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
【 元解蒙撰 路有抄本 海山仙馆丛书本】
经 易四 易学变通六卷
【 元曾贯撰 路有抄本 文澜阁传抄本 豫章丛书本】
经 易六 乾坤凿度二卷
【 阮氏刊本 古经解汇函本 聚珍本 艺海珠尘本 七纬本 明杨之森本 天一阁刊本 钱曾有宋刊本 闽刊本】
经 易六 周易干凿度二卷
【 雅易堂刊本 聚珍本 七纬本 天一阁本 阮氏刊本 卢氏刊本 闽刊本 古经解汇函本】
经 易六 易纬稽览图二卷
【 艺海珠尘本 聚珍本 七纬本 阮刊本 抄校本 古经解汇函本 三单本 闽刊本】
经 易六 易纬辨终备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