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推阴阳卦,直至唐元和中,盖后世术士所附益也。按七纬之名,无《乾元序制》。
△《易稽览图》三卷
与上《易纬》前三卷相出入,而详略不同。
△《易通卦验》二卷
郑康成注。
△《易乾凿度》二卷
亦郑氏注。
△《乾坤凿度》二卷
一作《巛凿度》,题包羲氏先文,轩辕氏演籀,苍颉修。晁氏《读书志》云《崇文总目》无之,至元祐《田氏书目》始载,当是国朝人依托为之。按《后汉书》“纬候之学”,注言“纬,七纬也;候,《尚书中候》也。”所谓《河洛》七纬者,《易纬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也。《书纬璇玑钤》、《考灵曜》、《帝命验》、《连期授》也。《诗纬推度灾》、《汜历枢》、《含神雾》也。《礼纬含文嘉》、《稽命征》、《斗威仪》也。《乐纬动声仪》、《稽曜嘉》、《叶图征》也。《孝经纬援神契》、《钩命决》也。《春秋》纬《演孔图》、《元命包》、《文耀钩》、《运斗枢》、《感精符》、《合诚图》、《考异邮》、《保乾图》、《汉含孳》、《佐助期》、《握诚图》、《潜潭巴》、《说题辞》也。谶纬之说,起於哀、平、王莽之际,以此济其篡逆,公孙述效之,而光武绍复旧物,乃亦以《赤伏符》自累,笃好而推崇之,甘与莽、述同志。於是佞臣陋士从风而扉,贾逵以此论《左氏》学,曹褒以此定汉礼,作《大予乐》。大儒如郑康成,专以谶言经,何休又不足言矣。二百年间惟桓谭、张衡力非之,而不能回也。魏、晋以革命受终,莫不傅会符命,其源实出於此。隋、唐以来,其学浸微矣。考《唐志》犹存九部八十四卷,今其书皆亡。惟《易纬》仅存如此。及孔氏《正义》或时援引,先儒盖尝欲删去之,以绝伪妄矣。使所谓七纬者皆存,犹学者所不道,况其残缺不完,於伪之中又有伪者乎!姑存之以备凡目云尔。《唐志》数内有《论语纬》十卷,七纬无之。《太平御览》有《论语摘辅像撰考谶》者,意其是也。《御览》又有《书帝验期》、《礼稽命曜》、《春秋命历序》、《孝经左右契》、《威嬉拒》等,皆七纬所无,要皆不足深考。
○经解类
△《白虎通》十卷
汉尚书郎班固撰。章帝建初四年,诏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作《白虎议奏》,盖用宣帝石渠故事也。《石渠议奏》今不传矣。《班固传》称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云,凡四十四门。
△《经典释文》三十卷
唐陆德明撰。自《五经》、《三传》、《古礼》之外,及《孝经》、《论语》、《尔雅》、《庄》、《老》,兼解文义,广采诸家,不但音切也。或言陆吴人,多吴音,综其实未必然。案前世《艺文志》列於经解类。《中兴书目》始入之小学,非也。
△《五经文字》三卷
唐国子司业张参撰。大历中刻石长安太学。
△《九经字样》一卷
唐沔王友翰林待诏唐玄度撰。补张参之所不载,开成中上之。二书却当在小学类,以其专为经设,故亦附见於此。往宰南城出谒,有持故纸鬻於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所刻也。遂为家藏书籍之最古者。
△《演圣通论》六十卷
知制诰渤海胡旦周父撰。《易》十七,《书》七,《诗》十,《礼记》十六,《春秋》十,其第一卷为目录。旦,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一人,恃才轻躁,累坐摈斥,晚尤黩货,持吏短长,为时论所薄,然其学亦博矣。
△《群经音辨》七卷
丞相真定贾昌朝子明撰。康定中侍讲天章阁所上,凡五门,题曰“群经”,亦不当在小学类。
△《七经小传》三卷
刘敞撰。前世经学大抵祖述注疏,其以己意言经,著书行世,自敞倡之。惟《春秋》既有成,《书》、《诗》、《三礼》、《论语》见之《小传》,又《公羊》、《左氏》、《国语》三则附焉,故曰“七经”。
△《河南经说》七卷
程颐撰。《系辞说》一、《书》一、《诗》二、《春秋》一、《论语》一、《改定大学》一。程氏之学,《易传》为全书,余经具此。
△《龟山经说》八卷
杨时撰。《易》三,《诗》、《春秋》、《孟子》各一,末二卷则经筵讲义也。
△《无垢乡党少仪咸有一德论语孟子拾遗》共一卷
张九成撰。
△《六经图》七卷
东嘉叶仲堪思文重编。案《馆阁书目》有六卷,昌州布衣杨甲鼎卿所撰,抚州教授毛邦翰复增补之。《易》七十,今百三十;《书》五十五,今六十三;《诗》四十七,今同;《周礼》六十五,今六十一;《礼记》四十三,今六十二;《春秋》二十九,今七十二。然则仲堪盖又以旧本增损改定者耶?
福唐俞意掌教建安,同里儒刘游以杨鼎卿所编增益刊之,洪景卢作序。
△《丽泽论说集录》十卷
吕祖谦门人所录平日说经之语,末三卷则为《史说》、《杂说》。东莱於诸经,亦惟《读诗记》及《书说》成书,而皆未终也。
△《畏斋经学》十二卷
宣教郎广安游桂元发撰,桂,隆兴癸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