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何如也?(卷首有“季印振宜”、“沧苇”二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张光弼诗集二卷(旧钞本)
元张昱撰。前有洪武九年钱塘陈彦博序,又正统元年同郡杨士奇序,後有天启二年清常道人手跋云:“元《张光弼诗》二卷,为不解事书人强为解事,作七卷分之,遂失其本来面目。一卷之五卷,元合作第一卷,六卷之七卷,元合作第二卷也。其书借海盐胡孝辕氏藏本所录,中多浥烂损壞宇,尚须假孙唐卿本补之”云云。黄复翁於嘉庆甲戌购得明刻覆勘一过,与赵钞略同,间有一二字为钞时所遗者。案:今《四库》著录作《可閒老人集》四卷,是别一本也。(卷中有“新安汪氏”、“启淑信印”、“荛圃经眼”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邓伯言玉笥集九卷(旧钞本)
元邓雅撰。自卷一至八,皆分体;卷九为《朝京纪行》。前有洪武间何淑、梁寅、丁节、戴正四序,同里黎季敏刊行於世。
△得月稿八卷(旧钞本)
题:“石鼓聋者吕不用则耕学,赐进士第奉直大夫孙男凤编,曾孙举人鼐督刊。”有洪武九年庐陵曾衍、括苍王霖二序,孙好通、曾孙鼐二跋。(卷首有“长洲张氏执经堂藏”、“张印绍仁”、“学安”诸朱记。)
△竹斋诗集三卷(旧钞本)
元王冕撰,曾孙婿骆大年辑。前有刘基序,韩性《竹斋记》,张辰、宋濂《王先生传》,後附山阴吕升所作冕子山樵周《行状》及魏骥、白圭、骆居安诸跋。卷末有名集义者题记云:“余得此书於表弟叶栐,栐父名潮,字半帆,工花鸟,余家有其画,乃以之相易。旧钞间有讹字,暇日当校正之。”(卷首有“璜川吴氏收藏图书”朱记。)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三
集部五
○总集类
△文选二十九卷附李善与五臣同异一卷(宋刊残本)
题:“梁昭明太子撰。”又题:“文林郎守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臣李善注。”上原书六十卷,今存卷一至卷六,卷二十三、二十四,卷三十一至三十九,卷四十九至六十卷。每半叶十行,行十八至二十一字不等,注字十九字至二十二字不等。书中“匡”、“朗”、“勖”、“殷”、“让”、“煦”、“贞”、“徵”、“惊”、“树”、“恒”、“桓”、“构”、“遘”俱有阙笔。行款字体,与淳熙辛丑尤文简刻本无异,惟尤刻板心中分注大字若干数,小字若干数,此本作总数若干字。其卷五十五《演连珠》注“日月发挥”以上及“下愚由性”以上,尤本有“善曰”二字。案:下文既有“善曰”,则此处为刘孝标注甚明。实不当有“善曰”,是本皆无之,而空二字。又卷五十九《头陀寺碑文》注“刘虬曰菩萨员净”以上,此本有“《法华经》曰,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十四字,尤本无之。是此本刻在尤本之後,重加校正矣。後附影钞宋本一帙,题曰“李善与五臣同异附见於後”,以大字标李本,小字注云:五臣作某字。今鄱阳胡氏重刻淳熙本所无。後有分隶跋云:“池阳郡斋即刊《文选》与《双字》二书於以敬事昭明之意,今又得昭明《文集》五卷而并刊焉。呜呼!所以事於神者至矣。夫神与人,相依而行也。吏既惟神之恭,神必惟吏之相,则神血食、吏禄食,斯两无愧。淳熙八年,岁在辛丑,八月望日,郡刺史建安袁说友书。”亦胡刻所无。又说友复有一《跋》,胡刻据陆贻典校本附录《考异》後,惟“补”字下阙损“学者是所谓成民而致力於神者”与“淳熙辛丑三月望日建安袁说友题”二十七字。
△文选六十卷(宋刊本)
首题“梁昭明太子撰”,次行“唐李善注”,次二行“唐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前有李善《上注表》,吕延祚《进五臣集注表》及昭明太子序,世所谓“六臣注本”。全书,李注列前,五臣注列後,即茶陵陈氏本所自出。每半叶九行,行十五、十四字不等。分注每行二十字。板心有刊工姓名。宋讳“殷”、“敬”、“竟”、“镜”、“恒”、“徵”、“让”、“桓”字减笔。卷末列校对、校勘、覆对诸人姓名,卷各不同,校对者有州学司书萧鹏,州学斋长吴拯,州学斋谕李孝开、萧人杰。校勘者有乡贡进士李大成、刘格非、刘才邵、杨楫,左迪功郎新昭州平乐县尉兼主簿严兴乂,州学直学陈烈,州学学谕管献民,州学斋谕吴撝。覆校者有左从政郎充赣州学州学教授张之纲,左从事郎赣州观察推官邹敦礼,左迪功郎赣州司户参军李盛,左迪功郎新永州零陵县主簿李汝明,左迪功郎赣州石城县尉主管学事权左司理萧倬等人也。旧传赵松雪、王弇州所藏宋椠本,今入内府,外间不可得见。是本同出一板,而摹印稍後,字画未能清朗,然大小字俱有颜平原笔法,楮墨古香,固自可珍。潜研钱氏所见,仅六卷,即此本也。若竹垞朱氏所见王氏赐书堂藏本,乃崇宁五年镂板至政和元年毕工者,五臣注在前,李注在後,又吴郡袁氏本所自出也。
△六臣文选六十卷(明刊本)
首题“梁昭明太子撰”,次行“唐五臣注”,次二行“崇贤馆直学士李善注”。前有表、序。明嘉靖间吴中袁氏仿崇宁刻本重雕。序尾有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