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2-目录

26-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清-瞿镛-第40页

转据他本多所刊改,是正固多,沿讹亦不少。用悉校录於後,并略加辨正,俾览者无惑焉。
  隐公元年“大郑伯之恶也”注“以弗克纳,大郤缺之善”。“郤”误“卻”。○上宋本,下汪本,後仿此。《释文》“郤缺去逆反”,同上○案:《说文》:郤,晋大夫叔虎邑也,从邑,谷声。卻,节欲也。从卩、谷声。文义俱别。然此本下亦俱误“卻”,惟此正耳。“母欲立之”注“段无弟文”,“段”误“叚”。“仲子微也”注“王者据上”,“上”改“土”,非。“所见异辞”节《释文》“《说文》大也”。“大”误“式”,行末误增。
  五年“始僭诸公”节注“故从末言,初可知”。“末”误“未”。
  六年“隐公获焉”注“为郑所获”。“获”误“壤”。
  八年“辛亥宿男卒”注“宿本小国”。“本”误“卒”。“无骇卒”注“嫌上贬主起入为灭”。“主”误“王”。
  九年“侠卒”《释文》“《穀梁》云所侠”。“云”误“六”。
  十有一年《传》末《释文》“去、起居反”。“去”误“夫”。
  桓公元年“鲁朝宿之邑也”注“四年,又使大夫小聘”。“夫”误“大”。
  二年“宋始以不义取之”注“宋始以不义取之,不应得,故正之,谓之郜鼎。”脱“不应得故正之”六字。○此行於“谓之郜鼎”止。“俄而可以为其有矣”注“诸侯土地”。“土”误“士”。
  三年“春正月”注“未无王也”。“未”误“末”。“九月”注“姑姊妹不出门。”“姊妹”误“媡姝”。
  五年“离不言会也”注“至所闻之世”。“世”误“出”。“葬陈桓公”注“知君父有疾”。“疾”误“族”。
  十有五年“夺正也”注“故复於此名者其夺正”。“者”改“著”。
  庄公四年“缘恩疾者,可也”注“不当取有有”。上“有”改“而”。
  七年“一灾不书”注“明君子不以一过责人”。“责”误“贵”。
  八年“讬不得已也”注“同心人国远”。“人”误“乂”。○案:他本“人”作“又”,盖改从他本而误“乂”也。
  九年○八月脱上“○”。“曷为不与公复雠”。“雠”下衍“辞”字。
  十有二年“秋八月”《释文》“复,扶又反,年末同”。“末”误“未”。“手剑而叱之”注“叱骂之”。“之”误“乏”。“冬十月”。注末衍“○”。
  十有四年“冬”。下衍“○”。
  十有六年“邾娄子克卒”。注末衍“○”。
  十有七年“书甚佞也”注“伯当远之而已”。“伯”改“但”。
  十有八年“此未有言伐者”。“伐”误“我”。“大其为中国追也”注“知为中国追也”。“知”误“如”。
  二十有四年“腶修云乎”注“见女姑以暇修为贽”。“暇”改“腶”。《释文》“锻脯加姜桂曰脩”。“锻”改“腶”,非。○案:此当从“金”。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释文》“故去,起吕反”。“去”误“夫”。“以朱丝营社”《释文》“营社,一倾反”。“一”误“二”。
  二十有七年“大归曰来归”注“妇人有七弃”。“妇”误“归”。“世有刑人不娶”。“世”误“出”。《释文》“长女,丁丈反。”“丁丈”误“下文”。
  三十有二年“公子庆父如齐”《释文》“暴,步卜反”。“卜”误“下”。
  闵公元年“齐无仲孙”《释文》○“子女,子音汝”。脱一圈五字。
  二年“立僖公而城鲁”注“美大齐桓继绝于鲁”。“于”误“干”。
  僖公元年“诸侯之义”注“此道大平制”。“平”误“乎”。“桓公召而缢杀之”注“疾夫人淫二叔”。“二”误“三”。
  三年“其言来盟者何”注“白事于王”。“于”误“干”。
  四年“春王正月”《释文》“下恶其专并”。“下”误“丁”。“有俟也”注“不顿兵血刃”,“刃”误“刀”。“喜服楚也”注“辞之复”。“辞”误“乱”。“後此者有事矣”注“谓城缘陵是也”。“是”误“见”。“其辟君之道奈何”。“奈”改“柰”是也,然当作“奈”,此书通例,从《石经》也。“桓公曰诺”注“渐洳曰泽”“渐”误“斩”。“葬许缪公”注“得卒葬於所传闻世者”。“传”误“虙”。《释文》“传,丈专反”。“丈”误“大”。
  八年“先王命也”注“衔王命会诸侯,诸侯当北面受之”。“命”误“者”,“面”误“而”。
  九年“为襄公讳也”注“使若非背殡也”。“背”误“皆”也。
  十有一年《释文》“■〈不上十下〉,普悲反”。“普”误“曾”。
  十有四年“曷为不言徐莒胁之”《释文》“并注臣为同”。“注”误“遂”。
  十有六年“霣石”注“故曰劣及是月也”。“及”误“乃”。
  十有七年“代英氏”注“伐国而舍氏言之者”。“舍”误“含”。
  二十有一年“为襄公讳也”注“宋几亡其国”。“宋”误“未”。“为公子目夷讳也”注“有解围存国免主之功”。“有”误“子”。“十有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