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席之安自永。潘靳诸公有其志而未遭其时者。于此竟之。他年国史河渠。当可为中兴之实政矣。
导淮别议
金安清
淮扬下河七州县。周遭千有余里。皆上下膏腴之地。计田三千余万亩。岁产米无虑数千万石。使无水患之忧。则其殷阜。几及苏松常镇四府之盛。乃因全淮西来。潴于洪泽一湖。汪洋浩瀚。至夏秋大雨时行。安徽七十二路山泉汇注。既不能北出以归海。又不能南下以归江。惟此下河一隅釜底之土。以为众水之壑。数百年来。其祸烈矣。今黄河北徙。如一旦巨寇之去门庭。诚不易得之机会。淮扬士人导淮之议。缕详悉。畅乎言之。蒿目切肤。虽石人亦为之转。顾地势未能明。土性未能择。在山过颡。水岂能逆流以入海乎。此计之左也。夫大禹之治水。顺其性耳。水何性。就下耳。自古治河。未有不舍高就下者。试以淮扬河形地势。综全局而言之。洪湖如盎。其迤北一半。久为黄淤。形同欹器。下河则如阱。为最低之地。旧黄河身。则隆然而高。如沙桥之横亘于中。高于堤内。不啻二三丈。南北两堤。则如带萦绕于旧黄河两际而已。海沭安东各邑。则平区四衍。地势虽未必更低于下河。而斥卤不毛。腴瘠霄壤。半湮未废之河道甚多。且有灌河俞本套各海口。昔人多议改黄河于此。其视云梯关旧海口。近而且深。从可知矣。昔之全淮为黄水一大河所遏。如孤城为巨敌环困。故左支右绌。几无一他路可以突围而出。今则上自桃源宿迁。下至盐阜海沭数百里闲。黄河旧南堤旧北堤之外。有海口。有支河。惟我所欲为。浚源但求其深。泄流但取其畅。无一处不可分导淮流以东去者。乃必斤斤于旧清口旧黄河。舍下就高。舍易就难。如蝇钻败窗。刻舟故剑。统全局而细研其几。殆可哑然一大噱也。洪湖泄水之通于旧黄河者。祗张福口一道引河。高志桩。存水一丈数尺。引河底已与湖面相平。不能过水。此导淮之必不可用者。周桥以上至智信两坝闲。正当湖腹。吸受全淮之水。最便最灵。内有二河一道。二堤一道。天然形。下达清江浦一带。如量加浚深。增高加长河头堤头。绕至信坝口门。即以信坝为导淮之口。宣泄湖水入于二河。由二河穿清江运河入北堤内之乌沙河。在乌沙河分为南北二道。南道则由清沟一林东沟朦胧庙湾以出射阳湖入海。北道则穿旧黄河至安东城东北经响水口潮河出灌河口入海。计此二道中。其地势皆低于旧黄河身一二丈。且皆有支河旧形。祗须挑浚深广。而以挑河之土。筑堤束之。湖未涨。则先启北道以循泄之。湖大涨。则启南道以畅消之。全淮一渎之来源。除旧有南路归江外。又添迤北归海南北两道。共成三路。则纳者少而泻者多。淮扬二府水患。其从此终泯乎。盖以里下河膏腴之地与淮海附近两堤之处比较。则南肥而北瘠。以安东等处与山阜比较。则又此熟而彼荒。故必就北道为泄淮之先路。至湖水大涨。与其启高邮四坝而淹及下河。则又不如就滨黄之地以出射阳。尚可保全七邑矣。
新辟归海二道。既越过下河膏腴之地。又避出旧河身淤垫之区。且弃置清口于不用。并无碍于六塘盐河之去路。蹈瑕乘闲。批却导窾。所谓文章本天成。特滨河士民。目睫不远。拘墟而未能察耳。计自信坝至乌沙河。分道至南北两海口。土性皆属坚凝。无旧黄河浮沙坍卸之患。本有河形。不烦新创。惟中闲穿过旧黄河之处。挑挖深广。亦祗占地数里耳。综计各工所需。筹款五六十万已足。较之挑挖旧黄河四百余里非二三百万不可者迥殊矣。地势则就其低者。土性则就其坚者。经费则就其省者。一举必成。一成必效。无流弊而有把握。自来治河之事机。未有如此之顺利者。其办理之次第并条列于左。择而行之。俾知所先后焉。
一丈量 先将洪湖水面高志桩存水若干。计信坝金门由身高于二河若干。由二河头量至清江浦计高若干。北岸乌沙河高下若干。旧黄河身高迤南之乌沙河若干。高于迤北之安东内地若干。每里高下若干。一一用水平。以绳丈竿。按二十丈一较。得其大略。方可估计工程。计四月动身。周历南北。逐细丈量。必两个月工夫。方能竣事。
一筹款 此工为下河百世之利。民捐自必乐从。但数巨而时迫。亦祗能仿照历次粮台捐光景。就山宝高东兴盐甘七州县受益民田三千万亩内。每亩捐钱十二文。按亩征收。约可集银二十万。再就通州如皋海门泰兴江都靖江泰州捐银二十万。将来盐务起色。就场按引捐还。盖下河永无水患。场亦大受其利也。有此四十万为主。俟兴工之后。再行察看。可省即省。如必不得已。再为另筹。但丈量全局其事可行之后。即须设局收捐。俾夏秋半年收足。秋末冬初。即可分投办理。
一勘估 全局勘定之后。至河道之可东可西。工程之省益求省。又在临时斟酌。不必拘泥。须就此数月之中。再行博采众议。精益求精。务使万全无弊。指定应挑应筑处所。于八九月闲细细勘估。应挑深挑宽若干。如何集夫。如何定期。逐细确核。此乃缓办之工。与堵塞决口抢护险要不同。可以从容持筹。择可而办也。
一变通 导淮之口。改在新坝。较旧清口之通塞。有天渊之别。固一定不易矣。但信坝系滚水坝。其金门由身。泄水有制。不知现在高下如何。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