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立敬听。主讲者。登台宣讲。须引古证今。多方鼓舞。凛之以天地神明。惕之以王法清议。庶几激励奋发。必有挽回补救之妙。
是举一月后可训毕。续神童诗。即可讲毕学堂日记。子弟渐能明白。已胜于读书四五年。而曾未一日讲解者。能至二月所习礼文必彬彬可观。子弟将所读书携归吟诵及将所闻语互相传说。可使一方老幼男妇。无一人不闻善言善行。即无一人不在教育之中。一塾二月之功可以化数千人。共闻乡约而感化者又数千人。从此推而至一乡而一邑以及他州各府。均得有心人一例举行将小学乡约一时并举。人心自然可正。风俗自然还醇。教化之功于斯为大天下不难平也。士子居一乡则利及一乡。正宜于此等处源头上用意。庶不虚生于世否则闭户自娱。绝不问户外事。品则高矣。不过一自了汉耳世间多少闲花草。无补生民亦自惭。每一再诵之辄怦怦心动愿与普天下有心人急起图之。
△附余论
一此举首在择师。师道立则善人多。此言良非虚语。故得其师。则一人可教化千百人。不得其师。则车载斗量无有是处。向来义学之所以有名无实者。大都由于为师者不得其人。非请托即情面稍一容情将市井庸劣者亦杂入其间彼不过为糊口而来。何尝以培植子弟为已任师道既杂则不范不模子弟将何所观法公事之所以终归废弛者职此故耳若择师能得其人。自不致虚应故事。以两月为期。在地方同人自当提起精神舍已从公郑重襄办每三年一举可使孤寒子弟。无一人不受教化之益。区区两月工夫。所费有限有志者当无不乐于从事也。
一是举由官长出示。劝谕各图乡董。一体兴办。如该图力能集费。本地有师可请固妙。如本地实无力兴举。则城中绅富好善之家宜公请数师分图周流开塾。或本图集资不敷。可用酌补之法。其每塾办理事宜册簿。事毕后即送城中善堂。又每开一塾。必须堂董中一人亲到塾中考其功课加以鼓励能公请学官到塾分别奖劝更妙。【贤父母于政治之暇以时至乡召父老子弟温言晓谕尤为化民妙法最足以得民心】
一是举名小学义塾大旨在本朱子小学之意复古小学之教并愿凡当世经蒙各馆师。互相倡和。以期共辅世教要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向特以世风习惯。积重难返。即有志复古小学。非特物议滋多。即其父母亦不愿故开蒙即训学庸。稍欲改易旧章。即羣相讶怪。其实弟子入则孝一章。明明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书谁人不读。此理谁人不明。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始入大学今呼七八岁童蒙而训之以大人之学一步登天自问亦应失笑今既有人不避迂腐。从流俗沉痼之中。大声疾呼。劝复小学则凡在有心之士正可乘势而起随处将此意提唱务须于子弟入塾开蒙第一年专做小学工夫专训小学各种书本讲说启蒙日记故事以期先入为主以端蒙养之基此意先儒已多有言之者。其四子书总须在第二三年训读。葢功名迟速。自有一定必不为此一岁小学之功遂致躭误尔中举人中进士时候也读书人无不愿功名显达。无不愿子孙昌炽亦无不知积阴德以求者。教成人家子弟。做个善人其为阴德孰大于此青毡坐老转眼白头为问生平教过多少生徒果成就了多少好人切勿惜此一岁小学之功狃其故习随俗浮沉而自失积德机会也【若以为七八岁童蒙、讲亦不明恐日长一日、习染将深、教将不及、】
一教化必先去其敌近世之伤风败俗足为教化仇敌者。莫如淫书唱本。及淫邪杂剧。男女弹唱等事夫教育者煞费苦心不惜财力冀得挽回一二而数卷淫书数出邪剧数回弹唱。足以败之而有余。是故不毁淫书不禁淫戏。则虽有千百明师随方教戒。其势总不相敌风俗之坏。伊于胡底。言念及此。更堪痛恨。是故义塾既兴必须先将此数端与地方同人严行议禁。淫书唱本则随儿随毁。淫戏弹唱则永远不许演唱。如此则教化之敌既除。教化之效自见。【乡间又有淫歌小木流毒更广见者急宜劝毁并禁子弟不准抄写永不许学习此等腔调既丧廉耻又损福寿慎之戒之】 第一要务切勿缓图。
一近世恶俗莫甚于淹溺婴女。凶狠械斗。人命所关。最足以伤天和而酿灾刼有此两月化导。自然渐知改悔。他如宰牛粘鸟竭泽药鱼掘鳝捕蛙罗雀种种杀生害命之俗。皆可渐次劝化。勉其改业俾人人皆有好生之心。不忍于害物者。自然不忍于害人。所以培一方之元气者。止无限量。
一近世民间雕弊。大抵由于奢侈游荡。故教化以勤俭治生为要务。如婚男嫁女宴会游观饮食衣服。务须敦崇节俭以留余地。有力者率先倡导。俾人人各勤其业。不致安于游惰。早完国课。同为安分良民。地方自成仁里。
古者官师教养。人各尽职。故世风不致大坏。今人日趋浮薄以庸谨奉文为称职。即有一二贤父师讲求人心风俗。便羣相讶恮。以为迂阔岂知古圣贤行事。原不肯随俗浮沉苟能益我国家。何必避人诽笑。此举斟今酌古。事属可行。可以正人心可以厚风俗。可以广庠序之教。可以救刑政之穷。孟子所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者其风不难再见。自此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仁风洽。太和翔。所以佐 国家亿万年太平有道之长者其在是乎。其在是乎。窃愿与 当代有心人恊力筹之。
近世迎神赛会演戏宴饮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