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367-得一录-清-余治-第117页

义剿除盗薮以伸天讨者。卒之均为若辈所败。而观戏者反籍籍称宋江等神勇。且并不闻为祝蔡等庄一声惋惜噫世道至此。纲沦法斁。而当事者皆相视漠然。千百年来无人过问。为可叹也。
  一汉唐故事中各有称兵刼君等剧。人主偶信谗言。屈杀臣下。动辄招集草寇。围困皇城。倒戈内□。必欲逼胁其君。戮其仇怨之人以泄其忿者。此等戏文。以之演于宫闱进献之地。藉以讽人主。亦无不可。草野间演之。则君威替而乱端从此起矣。又戕官戮吏。如刼监刼法场诸剧。皆乱民不逞之徒目无法纪者之所为。乃竟敢堂堂扮演。启小人藐法之端。开奸佞谋逆之渐。虽观之者无不人人称快。而近世奸民肆志。动辄拜盟结党。恃众滋事。其原多由于此。履霜集霰。发端甚微。而其祸直流于悖乱。司风教者何不一为图度耶。
  一元人百种传奇。有传有不传。其传者大都列入缀白裘。惜所选者大都沿于积习。不免瑕瑜参半。且多切于朝庙官绅一派。其可为闾巷小民说法劝戒者。寥寥无几。徒有妙方。药不对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则缀白裘之急宜删定。诚目前要务矣。
  一盗皇坟乃大逆无道之事。偷鸡乃下愚不肖之极。而出于水浒中所称英雄好汉。无怪于学英雄好汉者多。而偷鸡盗坟者之接踪于世也。戏文中积习为常。大率如此。一为道破。能无怦然。
  一奸臣逆子。旧剧中往往形容太过。出于情理之外。世即有奸臣逆子。而观至此则反以自宽。谓此辈罪恶本来太过。我固不甚好。然比他尚胜过十倍。是虽欲儆世而无可儆之人。又何异自诩奇方而无恰好对症之人。服千百剂亦无效也。
  一淫盗诸戏。最系地方风化。宜约集耆老图董立议永禁。一乡则责成乡董。一族则责成族长。均须于庙宇公处。或祠堂善堂。立议永禁。如某族人有点演淫戏者。祠中究责以不孝论不改者立加斥逐。
  一打店杀僧。世人每乐点演噫黑店杀人而食。世上必无此凶恶之辈。乃亦称为梁山好汉。而所杀之僧又系欲灭梁山而伸大义者。乃亦竟为此辈所害。害矣而杀人者既逃王法又逭□诛。天理何在。此事尚可为训耶。
  一打鱼杀家。以小忿而杀及全家。血溅鸳鸯楼等剧皆足使观者称快。然其主人固有可杀之罪。而其合家中数十余口何罪。诸如此类。皆作者欲图快人意。信笔写去。未及究其流弊耳。□法纪而炽杀心。更适足开武夫滥杀之风。破坏王法。端在于此。
△永禁淫戏目单【凡其它新戏之近于调情密约者一槩永禁不准点演】
晋阳宫 打花鼓 翠华宫 卖胭脂 打连□ 别妻 服药
  关王庙 葡萄架 翠屏山 困龙船 捉垃圾 思春 倭袍
  荡河船 卖甲鱼 前后诱 拾玉镯 打樱桃 思凡 下山
  打面缸 闹花灯 唱山歌 卖橄榄 卖青炭 借茶 三笑
  卖草囤 红楼梦 把斗关 财星照 端午门 游殿 送柬
  请宴 琴心 跳墙着棋 佳期 拷红 长亭 斋饭 搬家
  吃醋 挑帘裁衣 偷诗 三戏白牡丹 交账 送礼 滚楼
  月下琵琶 琴挑 追舟 私订 定情 跌球 奇箭 送灯
  嫖院 梳妆掷戟 修脚 捉奸 爬灰 摇会 戏凤
  坠鞭入院 亭会 秋江 吊孝 背娃 吞舟 醉妃 扶头
  种情受吐 劝嫖 达旦 上坟 卖饼 踏月 窥醉
  右诲淫各种戏文如敢点演立将班头送官究责、或罚扣戏钱三千文、以儆将来、
  以上各种风流淫戏、诲淫最甚而近世人情、沿于习俗每喜点演、试思少年子弟、情窦初开一经寓目、魂销魄夺、因之堕入狭邪、渐成痨瘵、究其流毒所极、甚至贞女丧贞、节妇失节、桑濮成风、廉耻丧尽、推原祸始、此实厉阶、上宪禁示、盖以此也、乾隆时扬州一商人卫某、喜点淫戏、后妻女多外交、着丑声、卫某知之、怒骂其妻女、妻女反唇笑道、你平日喜点风流戏取乐、我辈不过谨遵台命、学他好样耳、何怒之有、卫某气极、得鼓病死、妻女更无所忌、如墙花路柳焉、此前鉴也、今人各有妻女、孰不欲妻女守清贞全名节、各有子弟、孰不欲子弟务正路享大年、而乃喜点此种戏文、煽惑人心、害人无量、试回顾家中子弟妻女、呜呼噫嘻、天理循环、恐将有不可问者矣、
△禁止演淫盗诸戏谕【丙申四月容山教事录】
为谕止演淫盗诸戏。以正人心以消乱萌事。葢闻圣王治人性情。必以礼乐。礼教起于微眇。而乐之感人尤深。优戏。亦乐类也。演忠孝节义之事。则愚夫愚妇。亦感激奋兴。或叹息泣下。是有司教化之所不及施者。优戏能动之也。虽谓胜于古乐可也。演夭冶亵狎之状。则静女良士。亦荡魂摇魄。不能自主私奔苟合之丑。往往繇此而成。是有司刑禁之所力为防者。优戏能败之也。是甚于郑声之乱雅也。且演戏。以乐神也。神聪明正直。岂视邪色听淫声也者。非直不视不听而已。必致反干神怒。凡水旱疠疫之不时祈祷之无应。安知非淫戏渎神之所致哉。或者谓有元黄之正色。不废红紫。有松柏之贞姿。不废桃柳。凡忠孝节义与夫男女之悲欢离合。须相杂而成文。岂其事涉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