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5-志存记录

534-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第81页


前自台湾所回中国载兵船,且复驶赴镇江左右;经于昨(初二)日驶经吴淞口出海。传者曰:复带有兵士二千五百人云。
通闻馆论中东两国之今势
近日中国经大准备兵事,除今日发往台湾二千五百兵,又据汉口顷到沪友人所传焦山群集本地炮船多只皆置有良械,为能得其最精者。镇江之一百六十里已广筑营垒及堡栅等事,皆峙立江边。在吴淞口,又见工人鸠集颇众,垒埂渐起焉。总之,扬子江及附近海滨南北皆已见其准防矣。然则东洋侵犯之危,亦似可有备无患矣。又新传曰:中国经许东洋不愿与闻台湾之事,其欲创惩生番,亦实与中国无损于和局意,反有相助锄灭凶暴之行。盖东洋既为中国出力,故中国亦可赔其兵费;是则东洋两公使柳原及哦古坡已志得意满,而可以不辱君命矣。夫两国相示以和意,东洋将撤归其兵,中国又具保番人无复犯事云云。以中国近颁檄不复置买兵器,则为此传闻之实征。且又传曰:法人气克与前自福建来上海办买兵器之官蒋太守等,于礼拜日早各搭附「海龙」火船欲回福建;而其所以回闽者,传闻非欲准备防务,而欲遵办中朝与东洋所议各端也。
此通闻馆于礼拜六述事如此,其内亦有令人动疑者。然究竟本馆所得京都议事不谐、恐将决战之消息,系在通闻馆出报之后而得者也。
八月初五日(公历九月十五日——即礼拜二)
译「字林」天津友人来函
东使哦古坡,于七月二十六日偕提督意多及美国人李珍大暨扈从诸员乘小船十六只出津如京矣。其船上高插东洋旗帜,成列以行;临经湾泊诸船处穿过浮桥之际,而来观聚谈各人颇众,几无隙地可容。查该钦使在津停驻计共六日,忆自于一千八百六十年间英、法两国军师踞留天津以来,阖省官员俱无有如此六日内之皇遽者也。或曾论曰:钦使历日不动驾,必因欲与李伯相先议大局;是故人尽盼望,以冀两边通启问、互来往,俾得探悉议局之大概。无如众望虽殷,而竟未闻有一次之讯问;是诚非意计之所料矣。按此事也,为外国钦使初次经津而不与李伯相接礼者,如仅为一、二日小住,则尚不为异;乃兹阅六日之久,且与李伯相衙门相距甚近,而顾一次不往拜、一书不赍投,即于平日交接礼仪,毋乃有所大缺欤!至于钦使至京,其如何商局?或出于战、或终于和,以此事尚秘密,无所得以预知也。
详述中东情势
昨「字林报」论及中、东两国之事曰:顷得京都消息,云中国与东洋相议有变,其战虑或大于前日也。按此闻也,与先所传之信息不符。然今日传告者,犹信而告人曰:「字林」此传,于本报昨日所登一也。顾中、东如何失议,概尚未得其详;大抵即有一时之小失,俟哦古坡至京,当可排解。夫东人之欲结和,观于东洋各报则固信有其事;至我国之不愿战,亦人所共知。惟因东人志在夺利,且居心甚傲;彼傲而有失议致战者,其危即在此矣。
中国整饬边防
近日相传我国家巳颁檄令:凡任海疆防守各员,不必复支巨款办器械、兴炮台诸举云云。或有谓其太遽者,或有疑其不实者。然此传闻,已有数端可证。盖既议买兵器、商办他举,订约几妥;而一旦遽尔辞绝,卒不果行:亦足见所传之非妄矣。然此事与近得之新闻,殊不符合。盖扬子江一带及宁波、上海各海口,皆有加意奋兴整顿军制、修饬防务之信。昨译通闻馆传述汉口来友之言,知镇江一带至吴淞口皆行准备。又闻南京之东二十里,亦经筑垒置炮、屯札营寨。又闻华初一、初二两日自宁波续发兵士一千人,分防镇海、舟山等处;且在宁波,拟定共新募兵勇五千人。镇海除现在修理旧堡台,又在河口对岸新筑一座,以为犄角。其余乍浦以及南翔一带,又皆有拨兵防海之信。观于此,则我国并无弛防之意。其檄令不必复办兵器者,抑或以已买之精械已足敷于派拨欤!抑或仅为福建总督檄令先委来沪采办之蒋观察芗生不必复办乎?则皆未可知也。总之,和、战未决之时,断无自弛边防之理也。
湘军续赴镇海
旧在宁郡驻防之湘军,已于七月三十日全队移营,拔赴镇海矣。此队貔貅之士,夙称精锐;旗帜、军械,皆亦整齐。闻南乡之近海■〈氵义〉各隘,亦均驻有精兵,防堵极严。当事诸宪勤政卫民,苍生幸甚!
宁郡民情
宁波来书谓:该处民情,皆以台湾大局未定,各海口咸调兵设防、纷纷布置,正不知将来变何局面?以致讹言蜂起,一日数惊。甚有挈家口、迁辎重,避入山谷中者。夫市上有虎之谈,曾参杀人之说,不必实有是事也。一人叫呼,众人哗噪于后,遂以为市中真有虎矣;一人首倡,众人喧传于外,遂以为曾参真杀人矣。又况乡民不知时势、不识兵机,凡拥资立业及奔走衣食者,但知安危之局为身家性命之所系耳,安得不视为杞忧者!半月以来,但见调兵募勇,如是其络绎而旁午也;筑炮台、运火器,又如是其周备而琐碎也。耳未闻台地之消息、目未见朝中之论议,因而猜详百出、拟度万端,村老乡农、妇人孺子胸无成竹者,辄复互相恐吓;鹦鹉能言,即确有见识者亦为其所摇惑矣。余每谕之曰:台事有庙算主持、大宪掌握,各海口之防堵,当事之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