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业主王。
光绪十年十月日。
立开垦田契字业主王福记
第四九杜卖尽根大租契字
立杜卖尽根大租契字人詹捷三,因先年有自置归管詹继昌庄佃大租粟,址在大加蚋堡新南庄,土名三重埔庄,抽出二佃户阙月骞、阙光春历年原应纳大租粟二石五斗正,光绪十四年间扣四成,尚剩六成,年该纳大租粟一石五斗正。今因乏银别置,愿将此二佃之租额出卖与人,先问房亲人等各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同向与佃户阙永成出首承买,三面议定时值尽根价银二十四大元正。其银字即日同中两相交讫,其此租粟随即同中交付买主阙永成取收,永为自己之租额,以至日后子孙不敢异言生端滋事。保此大租委系是捷三自置之租额,与别房人等无干,在先亦无典借他人财物交加不明为碍;如有情弊,捷三自出首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立杜卖尽根大租契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捷三亲收过契字内银二十四大元正足讫,再照。
一、批明:其承买契约佃册,有带别佃,不能缴带;或要用之日听便取出,不得刁难,声明再照。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日。
为中人詹盛发
知见人弟在源
在场人男清溪
立杜卖尽根大租契字人詹捷三
第五○拨庄业佃租质借银字
立拨庄业佃租质借银字业户林明注,即林光注,同侄林国荣等,有承祖父遗下管收里族庄庄业佃租,历掌收租,照完供采无异。今因乏银别创,情愿将此庄业佃租为质,托中引向林安邦借过番银四百大元,三面言议,全年愿纳银主租利大租谷三十六石。其银四百元,即日同中交光注叔侄亲收足讫;其递年应纳银主租利谷三十六石,即就里族庄属佃林安邦之现耕,递年分作早晚二季,对半交纳,早季六月内交纳早谷一十八石,晚季十月内交纳晚谷一十八石。其谷务要晒干搧净,按年按季照数交纳,不得少欠升合,亦不得混用湿冇之谷抵塞各等弊;如有此弊,光注叔侄自愿补足交纳,不敢异言。借约三年为限,自道光癸巳年冬起,至丙申年冬至前止,如递年照纳银主租利谷外,听光注叔侄备足原借番银四百元,赎回庄业佃租借字;若无备银取赎,仍应听林按年就伊现耕控抵租谷三十六石,不得异言。此系现银明借,出自甘愿,并无抑勒,不得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拨庄业佃租质借银字一纸,并缴赎回林得三典契一纸,共二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亲收过质借银字内番银四百元足讫,再照。内添注「安邦」二字。
道光十三年十一月日。
为中保人林居观
立拨庄业佃租质借银字业户林明注,即林光注亲笔
同侄林国荣
第五一之一阄分字
同立阄分字人郭振岳、姜胜本,缘于雍正十三年,向老密氏等合给大溪墘槺榔林荒埔一处,东至高山顶,西至海涯,南至大溪,北至大堀溪,四址明白。协同招佃垦辟,陆续成田,报升在案。因乏溪流灌荫,乃是旱田,不堪奉文丈甲,依年冬丰歉,一九五抽的,业主得一五,佃人得八五,收租供课无异;祗以佃户日多,事务日繁,合理之难免维艰,曷若分收之较为方便。爰是鸠集佃户酌议,随其美恶,品搭匀称,踏明界址,课业对半均分,立阄拈定,至公无私。焚香告神,拈著者永为己业,分户各管,禀蒙厅宪王立碑定界址,胜本拈着东畔,振岳拈着西畔。自今以后,各管各业,各完已课,世世子孙永不得侵占翻异滋端。此系仁义合伙,各凭公道,两无迫勒,但恐日久口说难凭,合立阄分字二纸一样,各执一纸为照。
批明(略)。
乾隆九年月日。
代书人某
在场人某
佃户某
业户某某
第五一之二找绝杜卖契字
立找绝杜卖契人张凤华,弟观华、会华,偕侄锡泰、侄孙润番等,有同承父祖阄分庄业二所,坐落猫捒东堡。其一原载土名岸里社西势尾,东至岸社冒仔达等埔沟为界,西至山坪顶为界,南至大车路为界;北至溪崁为界。又一土名阿和巴庄,东至搭连庄沟,与廖盛草地石碑为界,南至水堀头张承祖草地石碑为界,北至敦仔等草地为界。两处界址,俱各明白。前因积欠公项,就界内抽出大租,于乾隆三十六年间,向江九荣官典借银三千六百元。又就界内抽出同庄等处十分之三租业,并配供粟番租,于乾隆三十七年正月间典与廖时济官价银二千二百元。又就界内抽出田四十甲四分,年带正供粟七十五石零斗,系华叔侄留存自管。其余界内各庄租业,带纳番租供粟采买等,于乾隆三十六年、三十七年并四十一年间,先后之契四纸,向杨振文官典契价共银一万八千一百二十六大元正。兹典年限未满,又因积欠府宪盐课,差追莫措,叔侄相议,愿将各典找价卖绝,先尽问房亲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向原典主杨振文官议找承买,三面言定连江宅、廖宅所典之业在内,值时价银二万五千一百二十六元,除原收各契典价银二万三千九百二十六元,再找卖价银一千二百元,合共价银二万五千一百二十六元,折纹重一万六千五百八十三两一钱六分正。其银即日同中交讫,其原典庄业照前契内所载坐址租额,付与银主杨振文官永远管掌为业,仍带纳番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