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24-台湾资料清经世文编选录---第15页

以为不幸而已。如是,则两情不相通,乃相率以背我。欲使统治得宜,令人畏服,必以教习「国语」为入手也。且两地通商,亦必假言语以悉其情。惟彼等未解文明为何物,则宜广以启发其才智,以诱励其德操:此又不可缓矣。
财政亦要改善振作。按本年预算度支,于本岛地租、制茶税、制糖税、樟脑税、制盐效、海关税等及其它有六百六十八万二千二百三十六圆之岁入;而岁出,则有一千六十二万一千五百七圆。以入抵出,实不敷三百九十三万九千二百七十一圆。若加之以军事,则本岛销出者更不少矣。使理财之政无所改作,则得此岛不能开利源而反以病国!虽然,本岛本非新开之地,不似彼英人当经营香港无人之地也;苟税法得宜,决无病国之理。今虽新税法未定,亦当袭用旧税法而徐思改图之。今乃漫然废止,吾不知其何心也!为今计之,但观其旧税可复则复、新税可起则起,但宜斟酌尽善,不可造次以招人民之疑惑耳。
殖产兴业之要,在先理财政,开拓利源。台湾非新开之地,所产之物日见增盛。以出口货言之,茶、砂糖及樟脑为最盛;计明治十五年出茶十二万二千七百三十担,至十八年增至十五万五百七担矣;十五年出赤色砂糖五十万八百七十六担,至二十八年增至六十七万千九百七十四担矣;十九年白色砂糖五万七千七百二十九担,二十八年增至六万三千六百九十担矣;十九年出樟脑千三百三十四担,二十八年增至三万九千五百四十三担矣。茶多由厦门运往美国,砂糖多由香港、安平、打狗运往日本内地,樟脑多由厦门运往欧洲。以上诸物之比较,樟脑一项凡十年而增至三十倍。推之后来,亦当不少。茶及砂糖若栽培制造并加新法,其所增当多也。其它如米、如金、如麻、如煤炭、如硫黄,开采之以充国家之用,是政府所当务也。我内地人民,亦宜共集赀本、共出劳力以助其增进;若一人之力不能举,则合设一大公司,或开银行为融金之机关、立保险公司以备不虞。若夫奖励其渡航、保护其事业,则台湾总督之责也、拓殖务大臣之责也、政府之责也。
--录自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二十一「治体」(九)「广论」(并见麦仲华辑「皇朝经世文新编」卷十六(上)「外史」)?
论台湾亟宜变法蒲生氏(日人)
余尝抵台湾,且击台地丰富之情形;即如米、茶、樟脑等所产甚多,其质颇美。所产米,年可收二次;其质与日本米相似。茶亦佳美;恐在静冈所产茶之上也。其地茶圃,恰似花坞,不留寸草;培植之法颇至(?)。其制樟脑,亦先选老樟树,而切取其树干,以精制樟脑;故品质自佳。天产丰饶,洵为海中之美岛也。
思自台岛归我版图已有年矣,然台政未举,弊害百出,殊令人忧念将来之大局如何;虽经历岁月未久,又未尝不由施设之法不得其宜也。以余观之,兴一利不如除一害;故欲兴百废于一时,则百拨亦不能遽兴也。为今之计,须先振兴急务为尚耳。何为急务?曰广设警务于各地方也、曰开通道路也。
按今日情形,台人皆有自相警戒之意,而不能安居。其所以如此者,抑何故也?盖台民本非有不乐隶我国之意,荀能善治,其民则无论依附何国,亦将不辞也。故日本如善保护其身体、安全其产业,则台民悦服,如水就下耳。今也土匪屡起,危忧迭至;台民不能安堵亦不足怪也。夫所谓「土匪」者,昔中国政府亦尝无奈之何;若拟荡平于旦夕之间,亦诚非易易!昔英国之取香港,亦屡为土匪所苦。夫香港弹丸黑子之地耳,然犹且屡苦于土匪,久之使得荡平;然则台匪之未骤绝其迹,亦何足怪哉!--要在渐使「土匪」屈退于方隅之土耳。至若都会之地犹见「土匪」横行,是何等之失政也?现如宜兰地方,「土匪」横行,老少男妇并荷担逃入城内;又如制造樟脑家战战兢兢常惧有「土匪」行劫,则欲振兴富源而拾其遗利,岂可得乎?然则先谋广设警务于各地保护良民,岂非急务乎?虽然,按现时之情形,广设警务于各地,固非容易也。语言不通、俗尚不解、日人未熟悉其土地,故如行走于榛莽中,单身行走,动觉艰难;况担鎗执刀,出没其间哉!彼「土匪」则视如坦途,进退出没,无不如意而善于抵抗;我则欲扫平「土匪」,亦非易事也。「土匪」不止扰森林山野无人之境,而且扰及都会殷盛之地,劫掠货物以去。故每处都会之地虽有警务署能保护其人民,然一旦他处警报遥传,调之他适,则都会之地即为空虚,使「匪徒」得乘虚而入焉。现在台地北部乃便于中国小舟来往之地,计有三十六处;今简派人员严设警卫之地,仅五处耳。试至厦门稽查中国小舟之艘数及其情形,约计在泉州、福州一带附近之地有小舟数百艘。现如鸦片烟亦由此种小舟装载而密运至台地,择台地警卫不足之口而上岸;即如兵器,亦多由此种之方便而密送台地。由是观之,警务之宜亟设可知也。然当仿香港设警捕之方,于香港采用警捕法,于印度警捕中选善操中语者,增添其月俸;又在华人中选善操英语者,亦增添其月俸。诚能如此,可兼通其风俗情形也。闻现在台地之警捕中,或有善操台地之土语者;盖解土语者寡,故稍致意于此,则可以学习土语。故于台地警捕,亦须仿香港之例,采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