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桂奔宁海,乘海舶出石浦。监国亦自海门来会,同至舟山。十一月,郑彩率舟师迎,偕监国南下。岁暮抵厦门,而帝已陷汀州,芝龙亦降清去矣。
当是时,芝龙之子成功起师安平,进泊鼓浪屿,势颇振。郑鸿逵亦迎淮王于军,请术桂监其师。遂会成功,伐泉州,不克而还。鸿逵载淮王至南澳,术桂从焉。先是粤东故将李成栋奉桂王之子即位肇庆,改元永历。术桂入揭阳,帝令居鸿逵军中。二年春,复命兼督成功师。四年冬,粤事又溃。越年春,与鸿逵旋闽,取金门。是时成功已开府思明,礼待避乱宗室,术桂遂居两岛,成功待以王礼。
十八年春三月,经奉术桂渡台,筑宫西定坊,供岁禄。术桂见台湾初辟,土壤肥美,就万年县竹沪垦田数十甲,岁入颇丰,有余则赐诸佃。已而元妃罗氏薨,塟焉。术桂状貌魁伟,美须眉,善文学,书尤瘦劲,承天庙宇匾额多所题,至今宝之。三十二年,闻降将施琅请伐台,郑氏诸将无设备,辄暗自痛哭。
三十七年夏六月,清军破澎湖,克塽议降。术桂自以天潢贵冑,义不可辱,召姬妾而告曰:『孤不德,颠沛海外,冀保余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若辈幼艾,可自计也』。皆泣对曰:『殿下既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先驱狐狸于地下』。遂冠笄被服,同缢于室,是月二十有六日也。于是术桂大书于壁曰:『自壬午流寇陷荆州,携家南下,甲申避乱闽海,总为几茎头发,保全遗体,远潜外国。今已四十余年,六十有六岁。时逢大难,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次日,冠裳束带,佩印绶,以宁靖王印交克塽,再拜天地、列祖、列宗之灵,招耆旧从容饮别。附近老幼皆入拜,各以家财赠之。又书绝命词曰:『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遂自缢死。侍宦二人亦从死。台人哀之曰:『王孙与北地争烈矣』!自是明朔遂亡。越十日,塟于竹沪,与元妃合,不对不树。而姬妾别塟于承天郊外桂子山,台人称为五妃基。五妃者,袁氏、王氏、荷姑、梅姑、秀姐也。术桂无子,以益王之后俨鏒为嗣,方七岁。清人入台,迁于河南杞县。
初,成功克台,优礼宗室。鲁王世子朱桓、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着、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镐等,皆先后入台,待之如制。及施琅至,夺其册印,迁于各省。
连横曰:余如竹沪,竹沪人多朱氏子孙。每年六月,祭宁靖王甚哀。余又谒其墓,徘徊而不忍去。悲哉!夫王以天潢之贵,躬逢乱世,避地东都,终至国破家亡,毅然抱大节以陨。明社虽墟,而王之英灵永存天壤矣。
诸臣列传
连横曰:明亡久矣,我延平郡王之威灵,尚存天壤。而一时忠义之士,奔走疏附,间关跋涉,以保存故国者若而人。以吾所闻咨议参军陈永华,尤其佼佼者也。永华以王佐之才,当艰危之局,其行事若诸葛武侯,而不能辅佐英主,以光复旧物,天也。然而开物成务,缔造海邦,至今犹受其赐,伟矣。顾吾观旧志,每蔑延平大义;而诸臣姓名,且无有道者。鸟乎!天下伤心之事,孰甚于此?情同治十三年冬十月,福建将军文煜、总督李鹤年、巡抚王凯泰、船政大臣沈葆桢始从台湾绅民之请,奏建专祠,春秋俎豆,以明季诸臣配。诏曰可。于是从祀者百十有四人。而潜德幽光,乃扬东海矣。是篇所载,仅举其名。而林圯之开拓番地,林凤之战没海隅,竟不列于祀典,岂一时之失欤?若夫沈、徐诸公,礼为上客,分属寓贤,故别传之。
太子太保丈渊阁大学士路振飞。
东阁大学士曾樱。
尚书唐显说。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徐孚远。
兵部侍郎总督军务王忠孝。
太仆寺卿沈光文。
兵科给事中辜朝荐。
兵科给事中谢元忭。
御史沈佺期。
南京主事郭符甲。
咨议参军陈永华
举人李茂春。
定西侯张名振。
定南伯徐仁爵。
仁武伯姚志倬。
闽安侯周瑞。
怀安侯沈瑞。
平西伯吴淑。
兴明伯赵得胜。
崇明伯甘辉。
中书舍人陈骏音。
浙江巡抚卢若腾。
监纪推官诸葛斌。
内监刘九皋。
内监刘之清。
户官杨英。
惠来县知县汪汇。
吏部主事摄同安县知事叶翼云。
同安县教谕陈鼎。
参军柯宸枢。
参军潘赓锺。
建安伯张万礼。
建威伯马信。
忠振伯洪旭。
庆都伯郝兴。
五军都督张英。
五军戎政陈六御。
征北将军曾瑞。
总练使王起凤。
督理江防柯平。
戎旗镇林胜。
义武镇邱辉。
智武镇陈侃。
智武镇蓝衍。
殿兵镇林文灿。
进兵镇吴世珍。
正兵镇卢爵。
正兵镇韩英。
中权镇李泌。
侍卫陈尧策。
前锋镇张鸿德。
参宿镇谢贵。
斗宿镇施廷。
大武镇魏其志。
同安守将林壮猷。
同安守将金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