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奏言:长庚熟悉海岛形势,忘身殉国,故贼中有不畏千万兵,只畏李长庚之语,实水师诸将冠。奏入。至是八、九两月,上切责阿林保甫莅任旬月,即专以去长庚为事;倘朕轻信其言,岂不自失良将?嗣后剿贼事责成长庚一人,阿林保倘忌功掣肘,则玉德即其前车之鉴。并饬造大同安梭船六十号,其未成以前,先雇大商船备剿(圣武记)。
十月,起阮元署福建巡抚。
阮元以病解任,调张师诚为福建巡抚(以上东华录)。
李长庚追蔡牵于粤海,歼其侄蔡天来之船。
李长庚击蔡牵于闽之浮鹰岛(以上圣武记)。
十二年(一八○七)二月,移建福建凤山县城。
以程祖洛为闽浙总督。
七月,赈澎湖厅风灾,缓征新旧额赋及杂款银。
九月,福州将军赛冲阿奏:官兵在鸡笼洋截剿朱濆,大获胜杖。得旨嘉奖(以上东华录)。
十二月,浙江提督李长庚剿贼蔡牵于黑水洋,死之。长庚率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等追牵,穷其所向,至黑水外洋。牵仅三舟,长庚击破牵舷蓬,又自以火攻船,维其后艄;贼急发艄尾一炮,长庚中喉而殒。张见升望总统船乱,遽麾舟师退,牵乃遁入安南。事闻,朝廷震悼,追封壮烈伯,谥忠毅;命原籍同安县立专祠。以裨将王得禄、邱良功嗣其任,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雷塘庵弟子记、圣武记)。
十三年(一八○八),闽浙总督阿林保奏:拏获蔡牵义子蔡三来等(东华录)。
七月,浙江副将项统会同闽师由闽回浙,在韭山洋遇朱濆,攻之;获船一只,生擒七名。朱濆即窜回闽,旋被闽总兵许松年轰毙,其弟渥代领其众(雷塘庵弟子记、圣武记)。
八月,蔡牵窜回闽,提督何定江穷追入闽(雷塘庵弟子记)。
浙洋凤尾帮盗首张阿治母弟皆在福建惠安县,总督阿林保系其母弟。阿治屡被浙江剿蹙,乃率余盗四百七十余名、难民九十八名、炮八十六门赴闽投诚(雷塘庵弟子记)。
十四年(一八○九)正月谕:阿林保等覆奏查明泉州粮价较贵缘由:据称漳、泉地方向赖台米接济,近年洋匪未靖,台湾商贩较少,泉州米价稍昂,委无通盗济匪情事。见在蔡、朱二逆常到淡水一带劫掠商船,该逆劫得一船,即用之不尽,往往放回勒索,其无须内地米粮已可概见等语。杜绝接济一事,食米最为要务。该督、抚等频年查办海口接济,于台湾贩米从未加意筹及,何以杜绝蘗芽,使之净尽?务即妥办,以清盗源。又另片奏查勘蛤仔栏地势番情另行酌办一节,蛤仔栏北境居民见已聚至六万余人,且于盗匪窥伺之时,协力备御、帮同杀贼,实为深明大义;自应收入版图,岂可置之化外?况其地膏腴,素为贼匪觊觎;若不官为经理,妥协防守,设竟为贼匪占踞,岂不成其巢穴,更为台湾添肘腋之患乎?着该督、抚熟筹定议,应如何设官经理,或用文职、或驻武营,随宜斟酌,期于经久尽善为要。再,梁上国折内叙及蔡逆贼船进至苏澳港之时,先已率众上岸,有该处番人与斗,居民吴氏擒获数贼,始惊溃而去。嗣朱逆复又窜往,亦经居民与官军夹攻败贼等语。该处居民见官兵剿贼,郎知如此出力,着即详查,加之奖赏(东华录)。
八月,浙江提督邱良功、福建提督王得禄、海坛总兵孙大刚、黄岩总兵童镇升探知蔡牵在宁波洋,各兵船连夜接续向北。初五日黎明,童镇升首先追及。守备武定太等攻获一船,生擒王乌等五十一名,斩取首级十颗。牵回衢港,窜往外洋。十一日,牵由象山潭头外洋往南。提督邱良功等在北洋搜寻,无牵踪迹;闽师回闽堵剿朱渥,浙师专剿牵。十五日,由普陀挑带兵船,先后穷追南下。十七日,邱良功等追及牵于台州鱼山外洋,从上风攻系,贼船东南遁。童镇升船被盗炮折桅,王得禄舟师亦至齐攻,毙贼无算。十八日,转战至温州黑水外洋,闽、浙船仍据上风,合围火攻,牵坐船破漏沈海,及其二妻一子同时毙没。王得禄晋封子爵,邱良功晋封男爵(揅经室二集、雷塘庵弟子记、圣武记)。
案圣武记作牵自知无救,乃举炮自裂其船。
十五年(一八一○),设噶玛兰通判;自远望坑迤北而东至苏澳止,计地一百三十里(沈文肃公奏议)。
十九年(一八一四)三月,以陈预为福建巡抚。
五月,以王绍兰为福建巡抚。
二十二年(一八一七)三月,以董教增为闽浙总督。
五月,以史致光为福建巡抚。
二十四年(一八一九)五月,调李尧栋为福建巡抚。
六月,以吴邦庆为福建巡抚,调李尧栋为湖南巡抚。
九月,调韩克均为福建巡抚。
宣宗道光二年(一八二二)正月,以叶世倬为福建巡抚。
八月,以赵慎畛为闽浙总督。
三年(一八二三)正月,叶世倬以年老休致,调孙尔准为福建巡抚(以上东华录)。
是年,台湾鹿耳门内数十里海面,忽变成陆地(后湘二集)。
四年(一八二四)十月,命台湾道兼管台营水陆官兵(东华录)。
初,总督赵慎畛以台湾入籍一百四十年,奸民十一起,浮动好乱,生齿日繁,所在多游手,非械斗则为盗,慎选守令;以福州府方传穟署台守,一时台湾道孔昭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