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也巳朕不忍卿以衰耄之年服趋走之劳特命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尔惟钦哉丙午年四月庚寅 上尝命有司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览阅因谓侍臣詹同曰三皇五帝之书不尽传于世故后世鲜知其行事汉武帝购求遗书而六经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见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至表章六经开阐圣贤之学又有功于后世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国之良规孔子之言诚万世之师也吴元年四月壬子 上谕起居注詹同等曰国史贵乎直笔是非善恶皆当书之昔唐太宗观史虽失大体然命直书建成之事是欲以公天下也予近日言行可纪之事是非善恶汝等皆当明白直书勿宜隐讳使后世观之不失其实 洪武二年二月壬辰诏以直学士詹同侍读学士 上与侍臣论待大臣之礼御史中丞刘基言于 上曰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尝鄙辱之存待大臣之礼也时侍读学士詹同侍坐因取大戴礼及贾谊疏以进且曰古者刑不上大夫所以励廉耻而君臣之恩义两尽也 上深然之三月戊申 上谓翰林侍讲学士詹同曰古人文章或以明道德或以通当世之务如典谟之言皆明白易知无深怪险僻之语至如诸葛孔明出师表亦何尝雕刻文而诚意溢出至今使人诵之自然忠义感激近世之士不究道德之本不达当世之务立辞虽艰深而意实浅近即使过于相如扬雄何裨实用自今翰林文但取通道圣明世务者无事浮藻 洪武六年正月 上谓儒臣詹同曰朕尝思声色乃伐性之斧斤易以溺人一有溺焉则祸败随之故其害甚于鸩毒朕观前代人君以此败亡者不少盖君居天下之尊享四海之富靡曼之色窈窕之声何求而不得苟不知远之则小人乘间纳其淫邪不迷惑者几人焉况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承式尤不可以不谨同对曰不迩声色昔成汤所以能垂谷后昆 陛下此言乃端本澄源之道诚万世子孙之法也 洪武六年四月丙辰以詹同翰林学士承旨仍兼吏部尚书九月壬寅翰林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等言自 上起兵渡江以来征讨平定之迹礼乐治道之详虽有纪载而木成书乞编日历藏之金匮传于后世 上从其请命同与侍讲学士宋濂总裁官侍讲学士乐韶凤催纂官礼部员外郎吴伯宗儒士朱右赵埙徐一夔孙作徐尊生同纂修乡贡士黄昶国子生陈益旸等誊写 洪武七年五月丙寅朔修大明日历成自 上起兵临濠至即位六年癸丑冬十二月凡征伐次第礼乐沿革刑政设施羣臣功过四夷朝贡之类莫不具载合一百卷承旨詹同侍讲学□宋濂率诸儒上进命藏之金匮其副藏于秘书监濂等又言于 上日历藏之天府人欲见之有不可得臣请如唐太宗贞观政要分类更辑圣政书以传于天下后世 上从之于是分四十类自敬天至制蛮夷厘五卷总四万五千五百余言名曰皇明宝训自是以后凡有圣政史官日纪录之随类增入戊午 上谓翰林学士承旨詹同曰大祀既终献方行分献礼于礼未当卿等其议之于是同与学士宋濂议以 上行初献礼奠玉帛将毕即分献官行初献礼亚献终献皆如之 上从其议又谓古人祭用香烛皆所以导达阴阳以接神明初无上香之礼遂命凡祭祀罢上香 洪武十六年十二月赐佥都御史詹徽等袭衣 洪武十七年正月以左佥都御史詹徽左都御史 洪武十九年七月 上以左都御史詹徽在职公勤诏有司复其家 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以太子洗马詹绂尚宝司丞绂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徽之子也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以詹徽太子少保兼吏部尚书
○南痈志(黄佐)
黄佐
詹同名书字同文后以字行徽州婺源人四世祖青始以武弁起家扈从宋高宗南渡官至武德大夫殿前统制其后脱尺籍与编氓伍曰安知吾子孙不有以文学兴者乎至鼎生同文年十二三从乡先生学有俊声时元学士虞集弟盘苍梧尹见而奇之妻之以子授易于甘楚材学春秋于刘彭寿二人皆当世名儒以经术名世而同文天资俊爽见趣卓绝能尽造其阃奥至正中举茂才异等郴州学正遇乱寓寅州仕陈氏因占籍武昌甲辰王师下武昌遂来归 上厚待之暇则与之讲论经史同文占对不穷上益加礼重及还京师除博士属中书省巳而集功臣冑子于 内府命同文教之更其官国子博士其僚友治一经者犹不能尽通同文乃能淹贯羣籍随叩而鸣每讲易与春秋尤独超诣听者豁然赋性爽敏涵揉浚发文操笔立就水涌山立可喜可愕时与 上同游每应制有作 上未尝不称善也历迁考功郎中起居注翰林待制洪武元年转直学士始 赐名同更以同文字尝订正音乐进所订释奠乐章下太常用之二年迁侍读学士四年升吏部尚书六年学士承旨仍兼吏部尚书甄别人伦铺张神藻朝野所推服后致仕卒同操行耿介始终清白所著有海天集天衢吟啸集其子徽仕至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父子世冢宰亦荐绅盛事也
○尚书吴公琳(黄佐)
黄佐
吴琳黄州黄冈人世诗礼名家父应澍勤俭好施教于其乡号西山先生琳性资纯笃力于问学通毛诗小戴记王师平陈友谅 上方征用荆楚名儒詹同荐琳□经学古且能文章遂召国子助教与同并教冑子才藻瓌丽琳固让同至于商确经义亹亹不倦则琳所长也每遇 上听政之暇有所咨询辄进嘉言天下阴受其赐后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克振风纪及贰鹾台国课以办巳而入起居注献纳益勤进兵部尚书方试京闱髦士有司以主文请 上思琳优于经学遂命琳与司业宋濂柄其事及撤棘众谓得人洪武六年改吏部尚书锡之诰命有学术既醇践履尤正之褒与詹同迭视部事琳寻以老致仕既家居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