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64-清世宗实录台湾资料选辑---第6页

入己、仍作民欠开报,或将应行蠲免者私自征收,一经察出,定将州、县官从重治罪,该督、抚一并严加处分。再,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皆系边远地方,如有历年实在民欠钱粮,俱着该督、抚详细查明,将实数具奏』。
--见「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七十五。
十二月十九日(乙未),升福建福州左翼副都统阿尔赛为福建福州将军。
--见「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七十六。
●雍正七年(己酉)春正月初五日(庚戌),谕吏部:『台湾地方远隔重洋,全在道、府、厅、县各得其人;而该员又须熟悉风土情形,殚心办理,于地方始有裨益。向例:文员俱以三年为满。后经原任总督满保条奏,将三年任满之员,加衔再留三年;所以慎重海疆,俾谙练之人久于其任也。今据总督高其倬折奏:「台员以六年为满,而调任之时渡海而往,即须数月;任满之后,候缺挨升以及交盘、渡海又或一、二年不等。是前后合计,须八、九年。且台湾之例,不带家口;其父母、妻子隔越海洋,未免有所牵挂。应否请以四年为满」等语。朕思台湾道、府、厅、县等官自宜选用熟习谙练者;然定期六年为满,又加以候缺、交盘、渡海之期,实为太久。今再四思维,台湾文员自到任之日为始,将满一年之期,着该督、抚于闽省内地官员内拣选贤能之员乘冬月北风之时令其到台,新、旧协同办理;半年之内,大约可以熟悉地方情形,则令旧员乘夏月南风之时回至内地补用。将来接任之员,俱照此更换。该员到台协办之时,俱一体算俸,并给与俸银及养廉之项。如此,则该员在台前后不过二年,为期甚近;而更换之员先往协办,又可习练地方事宜,似有裨益。其道、府大员作何请旨拣选、同知以下等官作何铨选调补及量加议叙之处?该部详悉妥议具奏』。
十四日(己未),谕兵部:『福建台湾戍守之兵丁父母、妻子留在内地,前已加恩每月给与米粮,以资养赡。闻台兵之例,每月将所领钱粮扣留五钱于内地,为养赡家口之用。朕思兵丁远涉海洋,所得饷银又复扣除以养家口,恐本身用度或有不敷;今沛特恩,于驻台兵丁每年赏银四万两,为养赡家口之用。着总督等均匀分派,按期给发;俾兵丁本身食用既得宽舒,而父每、妻子之在内地者又得养赡,以示朕恤兵赏劳之至意』。
--以上见「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二月初四日(己卯),〔吏部〕议覆:『台湾各缺,向例三年任满;称职者加升衔再留三年,方准升用。该员家属,格于成例,不得带往;难免系念。今奉旨:调往各官到任一年,令督、抚于内地拣选贤员到台协办半年后,即令旧员回至内地补用海疆既得谙练之员,而各官又免瞻顾之虑,永着为例。至协办人员既从内地调往,则内地员缺需员署理;应于每年七、八月间由臣部请旨,照台地道、府、同知、通判、知县等员,拣选人员命往,以备调补委署之用。凡调往各员期满之日,政绩优著者准加二级、称职者加一级,以示鼓励。至经历、县丞以下及教职等官,事务简少,无庸委员协办应照定例,三年称职,咨部以应升之缺即用。但在任候升,亦未免稽迟时日;应令该督、抚查明各官将满三年之时,于内地预行拣选调往,令俸满者回至内地候升。再,在台人员其现满三年者,于调回内地时,照旧例升用;其先经加衔、再留任三年者,亦于调回内地时,按伊等再留年分分别议叙』。从之。
初七日(壬午),设立福建观风整俗使一员,从礼部右侍郎蔡世远请也。
初九日(甲申),以原任吏部右侍郎协理直隶总督刘师恕补授内阁学士为福建观风整俗使。
十八日(癸巳),户部议覆:『福建总督高其倬疏言「台属各县仓粟,向经题明每年拨粟十万石,碾米五万石运往泉、漳二府平粜。但台属正供粟石止可存备全台并厦门、金门等处兵粮,请将官庄现存粟四万九千石零、粟价银七万三千四百余两内抽拨采买,运往泉、漳二府,永为定例」。应如所请』。从之。
二十五月(庚子),福建总督高其倬疏请拣发人员以备委用。得旨:「高其倬向来不能教训属员,以致闽省吏治废弛。朕前令各省督、抚拣选州、县官一员咨送闽省,朕又拣选能员陆续发往。乃高其倬于属员内悠忽瞻顾,积习未除;今又以知府、同知缺出补用乏人,题请拣发。现今史贻直奉差闽省,着会同高其倬、刘世明将福建知府以下、知县以上各员优劣详加甄别,造册具奏。嗣后闽省有道、府、同知缺出,即可将优等之员题请补授。其间朕或见有可用之人,亦当命往补用』。
--以上见「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七十八。
夏四月初三日(丁丑),福建总督高其倬遵旨题覆:『原任台湾府凤山县知县萧震向因命案迟延,经前抚臣题参革职。查萧震居官勤力,人亦朴直;但因伊父母年俱八十;时时恩忆,精神渐减,以致办理不及从前。请革职留任』。得旨:『凡官员等有父母年高而补授路远地方者,经朕闻知,皆曲体其情,改用近地;使之便于迎养,或得音问时通。萧震既有八旬之父母,该督、抚从前应据实陈奏,俾得遂其私情,专心办理公事,方为大臣爱养人材之道;乃隐不奏闻,致罹削职,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