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着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八月,政变作,太后复训政;十月,又奉朱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着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三十年,卒于家;年七十有五。宣统元年,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
同龢久侍讲帏,参机务;遇事专断,与左右时有争执,群责怙权。晚遭谗沮,几获不测,遂斥逐以终。着有「瓶庐诗稿」八卷、「文稿」二十卷;其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云。
--选自原书卷四四三(「列传」二二三)。
一百十
张之洞
张之洞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用一甲三名,授编修。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十二年,典试四川;就授学政。所取士,多隽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涂径。
光绪初,擢司业;再迁洗马。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以侍朗曾纪泽为使俄大臣,议改约。六年,授侍讲;再迁庶子。复论纪泽定约执成见,但论界务,不争商务;并附陈设防练兵之策。疏凡七、八上。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时宝廷、陈宝琛、张佩纶辈蜂起纠弹时政,号为「清流」。
七年,由侍讲学士擢阁学;俄授山西巡抚。当大祲后,首劾布政使葆亨、冀宁道王定安等黩货;举廉明吏五人。条上治晋要务;未及行,移督两广。
八年,法、越事起,建议当速遣师赴援,示以战意,乃可居间调解。因荐唐炯、徐延旭、张曜材任将帅。十年春,入觐。四月,两广总督张树声解任,专治军;遂以之洞代。当是时,云贵总督岑毓英、广西总督潘鼎新皆出督师,尚书彭玉麐治兵广东;越将刘永福者,故中国人,素骁勇,舆法抗。法攻越未能下,复分兵攻台湾,其后遂据基隆;朝议和战久不决。之洞至,言战事,气自倍;以玉麐夙着威望,虚己听从之。奏请主事唐景崧募健卒出关,与永福相犄角;朝旨因就加永福提督、景崧五品乡衔。炯、延旭亦皆已至巡抚,当前敌;被劾,得罪去,并坐举者。之洞独以筹饷、械劳,免议。广西军既败于越,朝旨免鼎新,以提督苏元春统其军;而之洞复奏遣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皆宿将,于是滇、越两军合扼镇南关,殊死战;遂克谅山。会法提督孤技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愿停战,廷议许焉;授李鸿章全权大臣定约,以北圻为界。叙克谅山功,赏花翎。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十二年,兼署巡抚。于两粤边防控制之宜,辄多更置;着「沿海险要图说」上之。
在粤六年,调补两湖。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便用兵;徐会澧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芦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镇;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于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入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北路责之直隶总督、南路责之湖广总督,副以河南巡抚』。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铜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炮钢药专厂。又以荆,襄宜桑、棉、麻、枲而饶皮革,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革诸局;佐之以堤工、通之以币政,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二十一年、中东事棘,代刘坤一督两江。至则巡阅江防,购新出后堂炮,改筑西式炮台;设专将、专兵领之,募德人教练,名曰「江南自强军」。采东西现制,广立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军医诸学堂。
寻还任湖北。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