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1-清季外交史料选辑-清-王彦威-第93页

属公对象,均皆清楚。为此两帝国全权委员愿立文据,即行署名盖印,以昭确实。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十日、明治二十八年六月二日,订于基隆(缮写两份)。
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委员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
大日本帝国全权委员台湾总督海军大将从二位勋一等子爵桦山资纪。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并澎湖列岛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属公对象清单
一、台湾全岛澎湖列岛之各海口及各府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属公对象。
一、台湾至福建海线应如何办理之处?俟两国政府随后商定云。乞代奏。(五月十三日)
闽督边宝泉致总署台湾城内纷乱唐抚赴沪尾日兵尚未入城电(二件)
顷台局报:『日兵昨晚距城二十里,城内纷乱;电局仅洋人一名,不能收报。今晨唐抚已赴沪,土人肆抢,抚署被焚』。「沪」或指沪尾云。(五月十三日)
探唐抚昨往沪尾,今早附「雅打」商轮内渡;沪尾炮台拦截,经德兵船放炮救之,始开去。又,昨晚台城火药局被焚,日兵尚未入城云。(五月十三日)
旨着刘坤一等转饬前敌各军小心防守毋启衅端电
旨刘坤一、长顺:电悉。现在台湾已经李经方交接清楚,日兵攻台,基隆不守、省城瓦解,无从过问。和局并未决裂,「日允归辽」有三国担认,不至翻悔。各军祗宜就原扎处所小心防守,切不可轻信传闻,率行进扎、图占先着,转致启衅。着饬令前敌各军,是为至要。(五月十三日)
庆裕边宝泉致总署唐景崧等拟往申被兵士扣留电
顷接福州商电:『唐及大小官员十二夜赴沪尾,拟坐「驾时」船往申,被兵扣留。日未进台北府城,大队往攻沪尾。又闻「驾时」船被击』云。(五月十四日)
全权大臣李鸿章致总署报覆伊藤电款留林董现已到津赍有国书俟晤时
再陈电(三件)
接伊藤十四日申正来电:『林董已于昨日乘本国兵船由横滨起程赴任,本大臣拜托阁下,于林大臣到津时格外优待,感谢之至』。并即覆函告允,且告以『林董驻京原为办理中国政府前电所陈各案,可先在津商办。昨奉上谕:派李鸿章、王文韶为全权大臣,与日本使臣商办事件。钦此」。林大臣自不必先行进京;本大臣病假将满,当会同署督王大臣遵旨款留,与之和衷妥商办理。请贵大臣迅即电知林大臣遵照可也』等语。请代奏。(五月十五日)
伊藤覆电:『台湾业经按照「马关条约」交接清楚,闻之欣悦。将来林董赴任办公,贵大臣允许遇事帮助,曷胜感谢!现在应以重结邦交为第一义,日皇特简林董,委以重任;故宜径赴北京,愈速愈妙。林董到京并到任一切事宜,仍求贵大臣赐予帮助为荷。其按照「马关条约」应议事宜,现在林董尚无此权柄。因当其起程,中国政府所有主见,日本政府未及周知。至林董到任之后,再由日本政府予以权柄,以便与贵大臣及王大臣会议一切,原无不可』云。鸿查以前电声明赴任,照常例须到任后乃能办公议事;现虽遵旨款留,势难坚阻。闻两日后可到,俟临时晤商再陈。请先代奏。(五月十九日)
日使林董本日申刻到津,派道员罗丰禄往晤。据云赍有国书,留津四、五日即赴京;约二十四上午来谒。晤时商定,再电闻。(五月二十三日)
全权大臣李鸿章致总署报唐景崧到沪日兵已入台北电
沪局电:『「驾时」昨夜到,遣人到船查询,据云「唐中丞由此船来;昨夜即上岸,不知何往。至日人入台,由土人引从基隆后荒僻之径搭桥渡一小河而进;日兵到台北,仅二百名。先时,兵勇抢掠;及日兵到时,即不抢」云』。(五月二十四日)
李鸿章王文韶致总署报日使林董到津问答节略电
林董本日巳正来谒,会同文韶接晤;询其接伊政府电否?林云:『昨到津,始接伊藤电称:中堂与王大人已奉派全权大臣会商事件;惟照通例,驻京使臣应先赴京到任,呈递国书觐见』。答以『中朝向无一定办法,有公使到任数年或数月始觐见者。现值天气炎热,未知我大皇帝接见方便否。两国既经和好,早晚必准觐见;何必急急』!林云:『我奉朝命,不敢违;必须先进京,往总署请示。倘令我回津商议公事,我可再来』。鸿等询及辽东何时交还?日本兵何时撤尽?林云:『我起程时,三国正议此事。辽东已还,各处之兵已逐渐撤回,特难急遽耳』。询以『我前敌各军探报海城、营口尚添兵』。林云:『必系各营间有调换误报,添兵断无其事』。林又商及照约两国俘虏应各送还广岛、海城,有华兵俘虏一千六百人当即分送;惟照通例,应由华筹给送费。但为数无多,俟行文到日分别办理。问『台湾有信否』?林云:『久未接桦山信,只知已到基隆』。询其何日进京?云:『俟酌定,再告知』。以上各节,无甚狡强。鸿等不便强留,致失和气。俟其抵京,钧署再妥酌。请先奏。(五月二十四日)
——以上见原书卷一百十三。
署江督张之洞致总署报唐景崧脱身内渡应否遵旨陛见电(附旨)
奉钧署阳电,令前护台抚唐景崧设法脱身内渡;唐抚已遵旨于二十七日到江宁。应否入京陛见?请代奏。
五月二十八日,奉旨:『张之洞电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