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戊辰。闰七月。戊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谕、据安宁奏称、江南总河周学健、于孝贤皇后大事二十七日甫毕。即已剃头。其所属文武官弁。亦皆剃头。内止有淮徐道定长一人、遵奉法度等语。前此福州将军新柱、到京陛见时。曾奏称、伊到淮安时。周学健因已剃头。恐被知觉。即借查河之名。避不相见。朕比时以周学健乃国家大臣。于名分攸关之处。自必深知而谨守之。断无此等悖谬之事。或系传闻未确。亦未可知。此外又有数人奏及此事。朕皆未经深信。今安宁所奏如此。是周学健丧心悖逆。不惟一已敢于犯法。并所属官弁。同时效尤。弃常蔑礼。上下成风。深可骇异。周学健自为翰林。沐朕深恩。内用侍郎。外用督抚。原非以其才猷经济、高出伦辈。不过因一时难于得人。即伊偏才小器。弃短取长。将就任用。稍资驱策耳。讵料伊目无上下之分。竟至如此。朕前曾降旨传谕各省督抚。未发觉者不必深究。原因微员人数众多。所犯又系重罪。一经查出。不容轻恕。是以姑从宽免。更不意封疆大吏。犹有如是者。实出意想之外。故屡闻人言。皆付之不信。然使周学健身负重罪。稍有知识。即应自行检举。乃处之泰然。希图蒙混掩饰。揆之国宪。实所难逭。周学健著大学士高斌、就近拏解来京。交刑部治罪。此事传闻已久。举朝大臣官员。岂概无闻见。乃无一人举发。外廷九卿召对尚稀。至军机大臣等、时常召见。亦未经奏闻。其意不过欲为之蒙蔽。以救伊重谴。试思朕果可蒙蔽之主乎。今朕降此旨。伊等能封驳执奏乎。现在交部治罪。部臣即汉人同年相好。尚敢以已之身家首领、为伊保全乎。又都察院御史给事中等。平时采听风闻。即细微未甚确实之事。动辄陈奏。今以周学健之悖谬。朕已屡有所闻。乃未见伊等片牍入告。明系伊等师生朋党之谊。固结弥缝。牢不可破。是以代为容隐。缄默不言。朝廷设耳目之官。以司纠劾。可如是之徇隐袒庇乎。即非尽出于党护周学健。亦必以为举发此事。将恐招致物议。人心至此。尚可问乎。皇考时、因朝臣结党蒙蔽。极力整顿。始得肃清。今汉大臣官员等。风气又复如此。扪心自问。能无愧惧乎。不特此也。满洲之托名科目好名无耻之徒。如尹继善者。身任江南总督。乃明知不奏。若非瞻顾同年。有心欺隐。则必以为若奏此事。于已有不美之名。其心更不可问。著交部严察议奏寻议、尹继善、徇隐瞻顾。曲法沽名。应照溺职例革职。得旨尹继善著革职。从宽留任。
○又谕曰、江南河道总督员缺。一时不得通晓河务之人。从前嵇曾筠、以大学士兼任河道总督。今即著大学士高斌暂行管理。
○谕军机大臣等、周学健违制剃头。现今拏交刑部治罪。伊籍隶江西。著巡抚开泰、即将伊家产逐一勘明。务必实力严查。勿令寄顿隐匿。开泰系科甲出身。向来以读书人自负。于师生年谊气习。未免瞻徇。此番若稍有回护袒庇之意。伊断不能保其首领。可并传谕开泰知之。
○又谕曰、周学健因违制剃头一事。朕已降旨拏交刑部治罪。江南河督事务。令高斌即就近署理。高斌办理河务有年。修防诸事。尚有所长。若在内阁供职。宣猷赞化者。非伊力所能逮。伊亦必当自知之。但伊素与周学健交好。伊若先至江南。必授意周学健、令其自行检举。邀恩免罪。今经朕察出。高斌即欲为之护庇。计无所施。周学健任内经手事件。有无未清。著秉公清查。伊既深负朕恩。而久任督抚。所有赀财。岂可利其子孙。俱著逐一严查。交那苏图为直隶修理城工之用。高斌受朕深恩。非他人可比。事理轻重。宜自加审度。若仍瞻顾交情。于周学健之事。办理稍有未协。亦不待朕治罪。伊抚衷内问。应如何自处耶。或令周学健自尽。不得到京明正典刑者。惟高斌是问。
○户部议准、署江苏巡抚安宁疏称、武进、丹徒、二县。江宁县公费地亩。勘报升科田地等项、二十一顷八十一亩二分零。额内转科田地、七顷九十一亩二分零。共应升增银一百三十四两一钱八分零。米一百十三石九升零。遇闰加编银一两三钱六分零。米三升三合零。请从乾隆十二年入额奏销。其乾隆十一年以前银米。按年补徵。从之。
○兵部等部议准、暂理陕甘二省事务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河州镇属洮岷营。拨马步兵二十名。在岷州营属之麻子川驻防。并于洮岷、阶州、二营。轮经制员弁管理。距洮远、不能归营操练。距岷虽近、隔属不便稽查。请将前项兵、改为步战。隶岷州营。于额兵内拨往。至议裁之管理新兵外委把总、应留管防兵。并归岷州营管辖。从之。
○以通政使积德、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四川布政使仓德、为太常寺卿。山东济东道高越、为四川布政使。
○以故云南大理府赵州定西岭土巡检李正枢之子尊闻袭职。
○己巳。上启銮、幸盘山。
○谕军机大臣等、巡抚纪山、此番办理大金川军务。与总督张广泗、甚不相合。屡经批谕训饬。终未释然。督抚各持意见。在寻常无事。尚为不可。何况军务倥偬。正当同舟共济。而川省情形如此。或系有意龃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