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2-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第68页

思仰副我皇考阐扬黄教。休息生灵之意也。今阅噶尔丹策凌表文。并不遵皇考谕旨定界。漫指前奏未允之哲尔格西喇呼鲁苏等处。为尔部边界。欲于喀尔喀境内。更留空闲之地。是诚何言。又云。既经和好。不必分界。我大国视准噶尔之和与否。定界与否。原无关体要。但定界之事。起于伊父策旺阿喇布坦奏请。其初意止欲得阿尔台山外、哈道里、哈达清吉勒。布拉清吉勒等处而已。皇考尚不允其请。后因彻兵息民。竟以其地赐之。以克木齐克汗腾格里、循阿尔台山梁、下索勒毕岭、至哈卜塔克、拜塔克之中、过乌兰乌苏、至噶斯口为界。又允伊父所请。以呼逊托辉、至喀喇巴尔楚克、作中间闲地。今尔等至京请和。若不议定疆界。何以为信。且能保边境小人。异日不起争端乎。若噶尔丹策凌、但求喀尔喀无踰哲尔格西喇呼鲁苏。尚可俯允。不然。朕遣使何为。尔等至此亦何为。朕知噶尔丹策凌、本无求和之意。特借此牵率奏请。希图通市之利耳。所见如此。能不为朕所耻笑。若能遵皇考谕旨定界。朕必格外施恩。所得不更多乎。我皇考惟以阐扬黄教。休息生灵为心。朕深体皇考之心。兴教安民而外。初无用兵之意。纵尔部欲激发朕怒。亦断不勤兵于远也。朕不但欲令我内部喀尔喀各安其生。视尔准噶尔部人。亦如我赤子。业已定议彻兵。止少少量留守边。此尔等所共知。朕欲天下之民举安。即守边之事。亦与和不和无涉也。噶尔丹策凌。嗣后能体皇考与朕之心。则遣使来。不然。各保其境可也。倘更不自揣量。犯我边境。朕自有办理之道。以天朝之威灵。兵临尔部。尚不获全利。尔准噶尔螳臂之力。劳师涉远。岂能有济。尔还。其明告噶尔丹策凌、令更熟思审处。定议具奏。吹纳木喀奏称。大皇帝谕旨。当谨记、归告噶尔丹策凌、其所陈奏。实遵成佛大皇帝旨意。欲振兴黄教。安逸众生。所以输诚上请。非敢借遣使以图通市。又谕、噶尔丹策凌、如无此意甚善。但兴教安民。乃皇考与朕之事。非噶尔丹策凌之任也。纵彼实力行之。止及准噶尔一小部落耳。俾天下万国蒙被庥泽。其事自在朕躬。且尔言实遵成佛大皇帝旨。今日噶尔丹策凌之奏。与前次皇考谕旨。合乎否乎。果欲定议。当就事论事。何得牵引远年噶尔丹之事。如此渎陈。往复真无了期矣。尔等不过奉使之人。成则与有荣施。不成则空劳往返。定界之事。诚非尔等所得擅议。朕当另遣大臣前往。尔起程时。有敕书付尔。噶尔丹策凌能体朕意。谨遵皇考原旨定界。可再遣使来。不然。亦无庸复遣。其遣使当仍遣尔来。至我边界时。可告我守边大臣。噶尔丹策凌表文内。有遵旨定界之语。方许入境。如无此语。决不许入也。闻尔等仍携货来。不忍复令携归。可留住数日。贸易事毕。起程可也。  
○赏准噶尔使臣吹纳木喀等、袍缎银布有差。  
○免甘肃兰州新关地方民欠房价银三千三百两有奇。从甘肃巡抚许容请也。  
○癸丑。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甘省自康熙三十四年起。至五十七年止。因供应喇嘛。赈济贫民。以及军需脚价。买备驼马等项。借动银粮。议定扣捐官役俸工还项。迄今未经完补银粮。尚有八万七千余两。朕思俸工银两。所以赏给官役为养赡之资者。在文职各官。有养廉一项。虽俸银捐解。尚不至于拮据。至营伍将备。以及吏役人等。或全行扣抵。或捐七留三。势必至于艰窘。此项未完银粮。若照旧扣解。尚须数年。方得清厘。现今官吏未免匮乏。深可悯恤。著该部即行文该省督抚。将未经扣完银粮八万七千有零。自乾隆元年为始。停其扣捐。以示朕加惠甘省官吏之至意。  
○又谕、甘省百姓。连年承办军需。急公踊跃。甚属可嘉。皇考屡沛恩膏。朕亦深加体恤。上年闻有缺雨歉收之州县。已谕该督抚加意抚绥。务令贫民得所。除散赈米谷外。所有借给口粮耔种之类。例应秋收徵还者。著悉行赏给。免其还项。该督抚可通行晓谕。并饬有司实力奉行。毋使胥吏土棍。侵蚀中饱。  
○又谕、定例举劾官员。送部引见者。恐有被参屈抑情由。是以令其赴部。如年老官员。原系衰迈之员。且亦难于假捏。若仍令赴部。徒劳往返。嗣后俱不必送部引见。其有情愿赴部者。仍令该督抚给咨送部引见。著通行各督抚提镇知之。  
○又谕、喀尔喀副将军郡王丹津多尔济。自出兵以来。办理马匹等项。甚属出力。屡经皇考施恩。多方眷注。后因军营获罪。革去亲王。降为郡王。现在丹津多尔济。又在军营效力赎罪。甚属奋勉。朕仰体皇考慈怀。著将丹津多尔济。仍封为亲王。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西北两路大兵彻后。请于军营东三省兵中。留奉天兵二千。吉林兵一千。呼伦贝尔、索伦、巴尔虎、兵二千。暂驻鄂尔昆。于总兵衔李如柏带往更代绿旗兵四千中。留直隶山西省兵一千。防守鄂尔昆城郭仓库。以李如柏领之。余兵听大将军调遣。年满更代。绿旗种地兵及罪人。仍暂留种地。其扎克拜达里克兵。及种地民兵。应令大将军发回原籍。不愿回籍者听。其备用喀尔喀兵一千五百名。请留一千于乌里雅苏台。以喀尔喀副将军以下大臣一人领之。余兵五百。仍驻鄂尔昆。以喀尔喀副将军一人更番领之。并留驻章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