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北塘换约。从此更可永敦和好。如此分别照会。其看如何劄覆。迅即驰奏。如该夷愿照咪国之例进京。其坐轿及少带从人之处。即在此内。不必专意提及。傥该夷必欲坐轿进京。亦不必过于阻止。但告以只可在城外坐轿。就必以此小节。致误大局。以后照会。务须心平气和。以礼相接。不必稍露用武之意。致该夷难以转圜。至大沽后路、及天津郡城。著僧格林沁、仍严密防范。毋稍大意。将此由五百里密谕知之。
○以粮台造册迟延。河南候补道陈鼎雯等、分别议处。
○予山东追贼溺毙六品军功德成、玉庆、博栋武、祭葬世职。如阵亡例。
○庚辰。谕内阁、前据御史薛书堂、侍郎宋晋、御史福宽等、奏请裁汰河员。并改设漕运总督。简员驻守宿迁各摺片。当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议奏。兹据载垣等奏、遵议裁汰河工文武官员。酌改操防营伍各事宜。开单呈览。江南河道总督。统辖三道二十厅文武员弁数百员。操防修防各兵数千名。原以防河险而利漕行。自河流改道。旧黄河一带。本无应办之工。官多阘冗。兵皆疲惰。虚费饷需。莫此为甚。所有江南河道总督一缺。著即裁撤。其淮扬淮海道两缺。亦即裁撤。淮徐道、著改为淮徐扬海兵备道。仍驻徐州。所有淮扬淮海两道应管地方河工各事宜。统归该道管辖。厅官二十员内。丰北、萧南、铜沛、宿南、宿北、桃南、桃北、外南、外北、海防、海阜、海安、山安、十三厅。均系管理黄河。现在无工。又管理洪湖之中河、里河、运河、高堰、山旴、扬河、江运、七厅。现在工程较少。均著一并裁撤。惟中河等七厅。有分司潴蓄宣洩事宜。所有裁撤之运河中河二厅事务。著改设徐州府同知一员兼管。裁撤之高堰山旴二厅。著改设淮安府同知一员兼管。裁撤之里河厅。著改归淮安府督捕通判兼管。裁撤之扬河江运二厅。著改归扬州府清军总捕同知兼管。至裁撤黄河无工十三厅。原辖各工段泛地。即著落各该管州县官管辖。不得互相推诿。各厅所属之管河佐杂人员。除扬庄等牐官十员。专司启闭。毋庸裁撤外。其宿州等管河州同五缺。高邮州等管河州判三缺。东台等管河县丞十九缺。高良涧等管河主簿二十一缺。阜甯等管河巡检十六缺。均著一并裁撤。清江地方紧要。著添设总兵一员。作为淮扬镇总兵。驻劄该处。俟
军务平静。再行改驻扬州。原设河标中营副将一员。著即裁撤。改为镇标中军游击。驻劄蒋坝。其淮徐游击一员。驻劄宿迁。所有镇标中军员弁。并右营、庙湾、洪湖、佃湖等五营、游击以下官五十四员。马步守兵共二千五百余名。原属操防。悉仍其旧。至萧砀等营所属修防兵六千九百余名。著一律改为操防。将二十四营改设蒋坝、宿迁、萧睢、丰沛、桃源、安东、山阜、高邮、苇荡左右等十营。除酌留游击以下八十一员外。其余六十七员。悉行裁撤。以上各营官兵。均归新设淮扬镇总兵统辖。著即裁汰老弱。简选精壮。认真操练。以资战守。现在江南军务未竣。该省督抚。势难兼顾。所有江北镇道以下各员。均著归漕运总督暂行节制。
○谕军机大臣等、僧格林沁等奏、咪夷照会内称、<口英>口□佛两国、即欲交兵、现有夷匪结队出村、意图扑犯一摺。咪夷照会恒福。有业已无法之语。是该国不能从中调处。该督仍给与照会。令其转致<口英>口□佛两夷。弭兵和好。措词颇为得体。惟咪夷既有推诿之意。自应径行照会<口英>口□佛两酋。示以中国宽大。或可稍知悔悟。此次该夷出村扑犯。业经击退。在我给与照会。并非示之以弱。迹涉求和。在该夷慑我兵威。心存顾忌。正可乘此据理晓谕。使之知感知惧。著恒福仍遵前旨。迅速分别照会<口英>口□佛两酋。令其照咪夷之例。进京换约。并须心平气和。如此次照会咪夷。措词不激不随。曲为开导。但不必提及打仗。使该夷无可转圜。僧格林沁调度有方。不患不获胜仗。所虑该夷败后。扬帆远遁。不但各海口地方不能安靖。即大沽之防。不能遽撤。夷务迄无了期。究非万全之策。前降谕旨已极详备。该大臣等、必能仰体朕心也。将此由五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玉明奏、查探金州夷情一摺。据称大小孤山、青泥洼、大鱼沟等处。岸上夷人所搭帐房、及马匹器械。逐渐收撤回船。驶出外洋。难保非会齐赴津等语。连日据僧格林沁等奏报、夷船一百余只。驶至大沽海口拦江沙外。近复有夷船三十余只。由北塘登岸。盘踞村庄。自系由奉天山东一带、连樯而至。叠次谕令僧格林沁严密防范。并谕恒福先行派员询其来意。并照会<口英>口□佛两国。令其照咪国之例。进京换约。如该夷藉此转圜。即可不烦兵力。惟此时战抚之局。尚在未定。设该夷复至金州等处。该将军仍当不动声色。密为防备。不可贪功挑衅。致误抚局。如该夷结队深入。有滋扰情形。方可相机堵截。亦须作为百姓不容。不可露出官兵打仗。使该夷无可藉口。前谕玉明、会同景霖、办理旗民团练。该府尹谅已早抵盖州。著即迅速举行。以资捍卫。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本日据载垣等奏、遵旨会议裁撤江南河道总督、添设总兵一员、请饬酌保候旨简放一摺。江南河道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