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7-清实录宣统朝政纪---第100页

古。悔之何及。此一弊也。科举之失。失在束书不观。而惟乡会墨是求。学堂之失。失在东书不观。而惟讲义是求。科举行之数千年。始为后世诟病。学堂甫辟初基。人人已言腐败。此二弊也。师严而后道尊。今之教习。或一人兼四五差。辗转奔驰。有同市道。学生既不认教习为师。或且鬨堂以困之。教习亦设计笼络以求全。在外洋或不以为嫌。施之中国国学。何辱如之。此三弊也。古人之才。未尝不可效驰驱。至谓三代以来之政教。不足以治今日之民。必学西文。读西书。然后可窥西人之秘奥。而伍廷芳学西文最早。为美国法律专家。及为侍郎。不能阅刑曹之稿。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发明民权自由。实已中毒于民。今学堂定章。乃令中学以上。皆以洋文为主谋。旷少年之时日。锢子弟之聪明。此四弊也。古人劬学。有起于樵牧者。有为人佣春者。今事事务为侈观。学生初入学堂。见宫室之美。器物之精。先已荡其心志。又朋侪血■乣多。互相夸耀。甚至争津贴而结伴寻仇。争殽馔而喷饭大言滟句。此五弊也。学堂一切规制章程。以外人为法。洋服洋言。与之俱化。其初不知有中国之学。其继且忘其为中国之民。此六弊也。学堂之文凭。重于公侯之告身。黠者百计购得。觊求调用。但凭一毕业生之名。上者予以京卿。下者予以部属。奔竞夤缘之路宽。而士林廉耻埽地尽矣。此七弊也。海内老师宿儒。凋丧殆尽。惟无数社会青年。甫受毕业之凭。便拥皋比之席。道听途说。安从诘其所授之分。此八弊也。教习屡易。各掉弄笔舌以诩其长。而学生之聪明乱矣。学生屡迁。各计较奖励轻重以定去留。无不请奖之学堂。即无不毕业之学生。而朝廷鼓舞之法穷矣。此九弊也。人莫不爱子弟。闻新政悬格招才。而不策励以勉其至者。非人情也。今夺之慈父严师之手。而托诸不关痛痒之人。纵技艺薄有所成。而习染之性情先坏。此十弊也。十弊既滋。六害因之。一曰压抑寒畯之害。自古人才。起于寒门者。十常七八。今学堂一味夸张。则窃人之进取已绝。计内地一学生费。至少需二三百金。必家具万金之产。始足拚孤注之一掷。下此更何望焉。二曰搅乱仕途之害。执学商之人。与以翰林。而令其修史。执学农学医之人。与以部属。而令其治文书。理案牍。执学工学理化之人。与以州县官。而令其临民。虽三尺童子。知其不可。无足辩也。然即取通习各国语言文字者。归之外务部。而遂能办交涉乎。取农工商学及法政财政毕业者。归之农工商部及法部度支部。其遂能兴实业。断大狱。通国计乎。而徒聚此无数攻金攻木攻皮设色刮摩搏埴之徒。布列左右。一朝有变。其将谁与国存耶。三曰骚扰闾阎之害。近时捐派繁重。托之学务者为多。奸党百计侵渔。欺压良善。往往激而生变。当大学堂初兴。岁费二十余万。是时有学生三百余人。计七八百金养一学生。而使农者不安于田。工者商者不安于市。谁为画此策者。当交哑然失笑矣。四曰摧残士类之害。乾隆极盛时。一县应童子试者。约二三千人。庚子和戎以后。四民皆乱。儒业尤衰。贫者限于物力。富者亦畏避风潮。乡井萧条。弦诵将绝。才难之叹。自古已然。不于士乎求之。而专重外洋专门实业。以为人才在是。不愈求而愈远欤。五曰增长逆焰之害。近闻东洋留学生。党派甚多。各省皆有领袖。潜相句引。煽动四方。以洪秀全杨秀清为英雄。以张汶祥徐锡麟为义烈。托之文字诗歌。极口赞扬。内地学生。遥相唱和。不设计禁阻。而反提倡民权。罔民而陷。独何心乎。六曰推广漏卮之害。学堂所需者模范标本器具。以及图籍操衣等类。无一不从海舶而来。聘一洋教习。岁破五六千金。送一出洋学生。岁破七八百金。自学务大兴。祇日本一国。每岁吸我膏血。不下数千万金。在廷诸臣。日日侈富强。乃酿成此极贫极弱之证。其何说以解此。以上所陈。激于一时孤愤。不免言之过当。请饬部臣改筹办法。以维大局而安士心。下学部知之。现月  
○赏道员钱锡宝头等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作为驻藏参赞。现月  
○辛亥。谕内阁、大学士张之洞因病续假。朝廷实深廑念。著再赏假二十日。安心调理。假满即行销假。照常入直。现月  
○以驻韩总领事馆各员期满出力。予分省县丞于希璟等升叙加衔有差。摺包  
○以年满回国。赏义国前署使臣牟纳格宝星。摺包  
○壬子。谕军机大臣等、甘大璋奏、条陈财政一摺。著度支部知道。  
○筹办海军大臣载洵等奏、拟订海军人员官阶职任。请照陆军奏定三等九级新官名目品位。自正都统至协军校。皆冠以海军字样。以示区别而专任使。从之。摺包  
○癸丑。谕军机大臣等、吉林巡抚陈昭常奏、恳将五常厅等九学合考。添设拔额等语。著礼部议奏。寻奏、遵查该省存部学册。五常、双城、宾州、延吉、伊通、农安、敦化、磐石、长寿、各厅州县共九学。在学生员名数。与原奏无异。并核与历次新添拔额成案相符。拟如所请。五常厅等九学准其合设拔额一名。倍取一名。共取二名。从之。二十五官报  
○法部奏、虑囚大典。民命攸关。是以臣部每年核办秋审。凡各省命盗等案。应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