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80-清实录雍正朝实录---第427页

教习旅顺水师官兵。其由福建起身之时。著该督抚照资助送往浙江湖广弁兵之例。给与盘费  
○升山东登州总兵官万际瑞、为浙江提督。江南京口水师副将徐世龙、为山东登州总兵官  
○移广西宜山县县丞、驻楞村。从广西巡抚金鉷请也。  
○丙辰。谕九卿等。尝见继母于前母之子。其相待之刻、有在寻常情理之外者。夫子之于继母。其奉养承顺服制礼节、一切与本生之母无异。此伦常之道也。则为继母者、亦当视如亲生。顾复抚养。方为交尽其道。乃有一等妇人、悍恶性成。不明大义。常存分别之心。偏爱其所生之子。而薄待前母之子。若己未有子者。又或怀嫉妒之念而憎恶前母之子。或显加之以凌虐。或阴中之以计谋。以致其子不得其死。甚至绝其夫之宗祀而不恤。是不但母子之恩已绝。并视其夫如仇讎矣。向以名分所在。故律无拟抵之条。事既出于情理之外。所当酌量立法、以防人伦之变。朕意若继母于前母之子。有凌逼谋害等情、至于身死者。将情由审讯确实。以其所生之子、议令抵偿。若继母未生子者。则令归其母家。不得承受夫家产业。如此、庶使秉性凶悍、不顾大义之妇人。有所儆戒。消其残忍之心。而保全其母子之恩谊。似属有益。著九卿悉心详议具奏。寻议、嗣后除继母将前母之子。殴杀、故杀、致令其夫绝嗣者。仍照律拟绞外。如有父故之后。继母将前母之子。任意凌虐。殴杀故杀者。地方官务将情由审确。不必坐其继母以收赎之虚罪。即将继母所生偏爱之子、议令抵偿。拟绞监候。如肆行凌逼。致前妻之子、情急自尽者。将继母之子、杖一百。流三千里。若未生有子者。勒令归其母家。不得承受其夫之产业。所遗财产、俱归死者之兄弟。及死者之子均分。庶悍恶之继母、有所忌惮。不敢肆为残忍之行矣。从之  
○丁巳。谕大学士九卿等。朕于用人行政。是非赏罚。总视乎理之至公。而未尝稍存成见。大学云、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夫心不正。则是非可否、皆不得其当。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周子通书云、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可见人之心。必静虚动直、而后应事接物、可得其平。若一有所偏向。则静不能虚。动不能直。又安望其明通公溥哉。夫有所者、不过流于一偏。而己足为心之累。至于有我。则全是自私自利之心、萦绕固结于中。但知有己而不知有人。其心之不正更甚矣。古称溺爱者不明。凡人溺爱他人。则于是非可否、已不能辨。而不免于惑。况溺爱己身。则但见其是而不见其非。但见其可而不见其否。沉惑迷谬。以至过咎日丛。愆尤日积。而全不知醒悟改悔。其为害尚可言哉。又如人臣以忠言规谏其君、则望君之虚怀采纳。而人君以正言训勉其臣、亦望臣之实心听从。君不用臣言、则加以拒谏之名。若臣奉君之训、听之藐藐。清夜自思、能安于心乎。惟是君不听臣言。人人皆得而见之。而臣之不能洗心易虑以从君之训。则在隐微之间。人所难知。是在为臣者之扪心省察而已  
○戊午。复设广东省各府经历一员。从广东布政使王士俊请也  
○己未。谕内阁。朕自御极以来。凡文武大小官员进见时。必谆谆训诲。谕以国计民生之要务。至于近日廷臣科道等官、轮班条奏。其实在可行者、即降上□日施行。其似有可采者、即发令查议。其有言之未当者、或局于一偏之见。或失之迂阔难行。甚至怀挟私心。不顾大体。敷陈鄙琐。识见庸愚。朕多召令入见。面加训诲。剖晰其说。谕以不可施行之故。盖朕意欲使其人晓然明白。自知识见之浅鄙。是以降上□日之时。周详往复。不惮烦劳。倘其人退而录记。果能深会朕心。详绎朕上□日。一一纪载。略无舛错遗漏。岂不甚善。但其事有甚难者。彼于仓猝之际、敬畏矜持。或则错会朕上
□日。或则记忆不全。又或书写之间、词不达意。或有意捏成。颠倒朕谕。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者。正复不少。即如启奏折本时。大学士及学士满汉多人。皆每日进见、素常熟习者。而面奉谕上□日。退而缮写进呈。尚且未能悉协。何况出于一人一时之奏对者乎。前者科道翰林、八九十人。同奉面谕。朕令其各书呈览。乃诸人所写参差。八九十员、人皆互异。且与朕上□日多不相符。可见理会记载之难矣。设或漫自记录。谬相流传。有失降上□日之本意。则所关匪细。从前屡经晓谕。曾命在廷大臣、与外省文武员弁等、面奉之上□日。皆书写进呈朕览。以防讹错。今再行申饬。凡内外大小臣工、著将所记面奉之上□日呈奏。方许存录。倘未经奏览。私自存录。一经查出。照诈为制书之律治罪。著各部院衙门、将此谕上□日、录贴堂壁。俾现任及接任官员共知之。其各省文武官弁等。著该督抚提镇、将朕此上□日、每年通行晓谕一次。倘属员等有不知此上□日者。朕惟该上司是问  
○吏部议覆。通政使司左参议吴山条奏、各省州县官员。于钱谷刑名事件。未经阅历。不无遗误。服官未几。輙被参革。情属可悯。嗣后请将候选人员。分派各部。学习行走。其能胜州县之任者。该堂官出具考语。保送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