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九百六十函。大殿东稍间除乐书二十九函,计一百六十二册,应归乐部看。除翻释四书十五函,除《清文鉴》,二种《西域同文志》十五函,计八十三册,应归翻释处看。架上实贮书九百零一函计五千零八册。
史部三十三架,每架四十八函,计一千五百八十四函。二层仙楼除国史馆留空书三函,除方略馆留空书六十九函,除三通馆留空书一百零五函,除武英殿留空书七函,除现扣销毁书十三函,架上实贮书一千三百八十七函,计八千一百五十四册。
子部二十二架,每架七十二函,计一千五百八十四函。大楼除医药、方书二百四十七函,计一千三百十六册,应归太医院看。除天文算法书七十九函,计三百三十八册,应归钦天监看。除《琴谱》一函三册、应归乐部看。除现扣销毁书五函,架上实贮书一千二百五十二函,计七千三百三十三册。
集部二十八架,每架七十二函,计二千零十六函。大楼除留空书二十函,架上实贮书一千九百九十六函,计一万二千零六十二册。
四部共一百零三架,计六千一百四十四函,计三万六千册。内除翻释、乐书、天文、琴谱、医书及留空销毁等书六百零八函外,实五千五百三十六函。计三万二千六百二十九册。真按:四库全书的数量
前殿地平东西科道看书,设红漆桌二十八张。
照壁后京堂看书,设红漆桌十五张。
西稍间挖补处设红漆桌三十二张。
后殿地平东西翰詹看书,设红漆桌十张、条桌十八张。
照壁后翰林看书,设八仙桌四张。
西稍间收发处设红漆桌十九张。
共享桌一百二十六张。(录自《文献丛编》第三辑)【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的数据来源.】 一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刘墉等阅看书籍无庸来滦等事致留京王大臣函
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启者:
本日奏到各折内有接奉筹办米麦训谕覆奏一折,此事前寄信内已奉有不必再行具奏之谕,此时若仍行覆奏,转似烦渎,是以公同商酌,未经代为呈递。其余二件,卽饬司员随本报进呈。
再,【真按:由此亦可见前有以再起头者乃节录本矣!】刘中堂、彭大人现在总办两阁书籍,不能分身来滦带领引见一事,本日召见,适蒙询及,已将来札之意代为奏明。奉旨:刘墉、彭元瑞现在阅看书籍,卽六、七两月亦可无庸前来,统俟校书完竣后,于八月再来亦可。所有现在吏、兵两部引见,惠龄、玛兴阿、海宁不看书之人,尽可令其带领前来。等因。钦此。
端此奉达,并候台祺不一。
绵二阿哥处,将原折撤下未递之处,祈代为道及。(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
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三十日
启者:
本日面奉谕旨:所有现在覆校四库书,如有错悞应行挖补者,俱着用糨糊黏实,免致日久脱落。钦此。【真按:应即浆糊.四库全书的装潢. 四库全书的校书程序.】
专此启知,希卽通饬遵照办理。并请崇安。
和珅等谨启(军机处上谕档)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二日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诸旨事。
钦惟我国家同文盛轨,自古所无。皇上典学粹精,用心正大,敕命馆臣将辽金元三史人、地、官名详加厘正。臣于乾隆四十六年编修任内,经总裁八阿哥奏充纂修,偕在事满汉各员逐卷改译,并辑成《三史国语解》恭呈乙览,仰蒙钦定,从此昭示来兹,永为信史。因思四库全书乃皇上文思广运,集千古之大成,所有各书中关涉辽、金、元三朝事迹,不独史部所载繁多,子、集二部当亦不少,允宜遵照《三史国语解》一律改正。惟当日纂办之时,以三史各名尚未译定,无凭照改,大率俱从其旧。现奉谕旨,命尚书以下大小各员分勘文渊等阁四库书籍,日有程课,字字行行均须寓目,似宜趁此校阅之际,遇有三朝人、地、官名,卽签出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详登档册,既可省将来一番寻检之烦,并不虞于疎漏。仍请敕下武英殿总裁,赶紧将《三史国语解》一书刊刻完竣,详晰校对,先刷清本呈览。恭候发下之日,刷印多本,分给现签档册各员,赴阁领书,查对挖改,仍派方略馆原办之满纂修会同悉心校核,以昭详慎,而衷一是。
如臣言可采,应请敕下文华殿、圆明园及热河校勘诸臣,一体遵照办理。伏祈皇上睿鉴。谨奏。(军机处原折)【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的数据来源】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
大学士和<珅>字寄八阿哥<永璇>、尚书金<简>,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奉上谕:
据御史祝德麟奏四库全书内关涉辽、金、元三朝事迹者不少,请将前此辑成之《三史国语解》交武英殿,赶紧刊刻完竣,先刷多本,分给现在校勘各员,随时将应行译改之人、地名,照国语解逐一挖改,可省将来再行检改等语。所奏亦是。《三史国语解》于辽、金、元三史人名、地名译改颇为详核,久经修辑完竣,交武英殿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