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抵牾,其后修史,于纂修官外,更立总纂,任其事者,又不限于一二人,于是设馆修史之制,历代相沿无改。然溯其始,实由唐代开其先声,盖与后汉、三国、晋、南北朝官修诸史,有不能相提并论者。
本期设馆官修之史,可分四类:一曰编年体之实录,皆近于记注者也;二曰纪传体之正史,皆属于撰述者也;三曰典礼,四曰方志,皆撰述记注兼而有之者也。官修之史,以此四类为多,其他属于乙部之籍,亦有出于官修者,以其可以随事附见,故不烦专述焉。
(一)编年体之实录
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自汉以来,更修起居注,以举记言记事之职。《隋志》著录周兴嗣《梁皇帝实录》三卷,记武帝事,谢吴(《唐志》作昊)《梁皇帝实录》五卷,记元帝事,皆为官撰之书,原出于记注,而所取材则不以记注为限。迨唐以后,则每帝崩殂后,必由继嗣之君,敕修实录,沿为定例,兹就可考者,表之于左:
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实录表
各代 各帝 卷 数 撰者 附 考
高祖 二○ 敬播
太宗 四○ 敬播、许敬宗等 《太宗实录》凡修数次,初修本仅二○卷。
高宗 三○ 韦述 又武后重修本一○○卷。
唐
则天后 二○ 魏九忠等 刘知幾、徐坚、吴兢重修本三○卷。
中宗 二○ 吴兢
睿宗 五 吴兢 又刘知幾撰本一○卷。
玄宗 一○○ 令狐峘 凡撰数次,初有二○卷、四七卷两种。
肃宗 三○ 元载
代宗 四○ 令狐峘
德宗 五○ 裴洎等
顺宗 五 韩愈 今存在《昌黎集》中。
宪宗 四○ 路隋等
穆宗 二○ 同上
敬宗 一○ 李让夷等
文宗 四○ 魏暮等
武宗 三○ 韦保衡等 以上据两《唐志》,又宋人宋敏求补撰《武宗实录》二○卷。
五代附十国 后蜀高祖 三○ 李昊
后蜀主 四○ 同上
宋
太祖 五○ 李沆等
太宗 八○ 钱若水、杨亿等 今存二种:一为八卷,刊入《古学汇刊》;一为二○卷本,刊入《四部丛刊》。
真宗 一五○ 晏殊等
仁宗 二○○ 韩琦等
英宗 三○ 曾公亮等
神宗 三○○ 蔡风翔《王荆公年谱》二十四,有《神宗实录考》。
哲宗 一五○ 汤思退
徽宗 二○○ 同上 又李焘重修本。
钦宗 四○ 洪迈等
高宗 五○○ 傅百寿
孝宗 五○○ 傅百寿、陆游等
光宗 一○ 同上
各代 各帝 卷数 撰者 附考
宋 宁宗 四九九册 刘光庄等 有传钞本二卷。
理宗 一九○册
度宗 缺 有《时政记》七八册。
恭帝 缺 有《事迹日记》四五册。
元
太祖 翰林国史院
太宗 同上
定宗 同上
睿宗 同上 睿宗不为帝,出于追谥。
宪宗 同上
世祖 二一○ 董文用等
顺宗 一 程钜夫等 世祖太子真金追谥为顺宗。
成宗 五六 同上
武宗 五○ 同上
仁宗 六○ 元明善等
英宗 四○ 吴澂等
泰宗 王结等
明宗 欧阳玄等
文宗 同上
宁宗 同上 右据钱大昕《元史 艺文志》。
顺帝 缺
明
太祖 二五七 董伦等初修,解缙、胡广等重修。 万历中附建文事。
成祖 一三○ 杨士奇等
仁宗 一○ 蹇义等
宣宗 一一五 杨士奇等
英宗 二六一 陈文等 附《景帝景泰事迹》八七卷。
宪宗 二九三 刘吉等
孝宗 二二 刘健、谢迁等
武宗 一九七 曹宏等
各代 各帝 卷数 撰者 附考
明
世宗 五六六 徐阶、张居正等 又有世宗父《睿宗实录》五○卷。
穆宗 七○ 张居正等
神宗 五九四 温体仁等
光宗 八 叶向高等
熹宗 八四 温体仁等 以上据《明史 艺文志》,今俱有传钞本,惟《熹宗实录》缺天启四年十二卷,六年六月一卷。
思宗 原缺 清初万言纂《崇桢长编》若干卷,可代实录,今尚存。又南京国学图书馆书目有《崇祯实录》十七卷,据嘉业堂刘氏藏书钞本传钞,当为后人补辑。
清
太祖 一○ 崇德元年初修,康熙二十一年重修,雍正二年校订。 《太祖实录》经数次修改,今所见者,有《太祖武皇帝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皆北京故宫本,又有内阁大库钞本《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