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肆,州曲患之,曰:"三害未除。处曰:"何为也?"曰:"南山白额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曰:"吾能除之。"乃入山杀猛兽,投水杀蛟,而入吴寻二陆学。入洛,以身殉国,赠平西将军。著《默语》及《风土记》,并撰集《吴书》。《隋志》:《风土记》三卷。
地理书《南齐陆澄传》:澄字彦深。王俭战之曰:"陆公,书厨也。"撰《地理书》,死后乃出。
《隋志》:《地理书》一百四十九卷,录一卷,陆澄合《山海经》以来一百六十家以为此书。
水经注《读书志》:《水经》,汉桑钦撰,成帝时人,《水经》三卷。后魏郦道元历览奇书,注《水经》。《魏书》本传:道元字善长,范阳人,御史中尉、关右大使。
●论赞第九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愚智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司马迁始限以篇终,各书一论。必理有非要,则强生其文,史论之烦,实萌于此。夫拟《春秋》成史,持论尤宜阔略。其有本无疑事,辄设论以裁之,此皆私徇笔端,苟文彩,嘉辞美句,寄诸简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
必寻其得失,考其异同,子长淡泊无味,承懦缓不切,贤才间出,隔世同科。孟坚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仲豫义理虽长,失在繁富。自兹以降,流宕忘返,大抵皆华多于实,理少于文,鼓其雄辞,夸其俪事。必择其善者,则干宝、范晔、裴子野是其最也,沈约、臧荣绪、萧子显抑其次也,孙安国都无足采,习凿齿时有可观。若袁彦伯之务饰玄言,谢灵运之虚张高论,玉危无当,曾何足云!王劭志在简直,言兼鄙野,苟得其理,遂忘其文。观过知仁,斯之谓矣。大唐修《晋书》,作者皆当代词人,远弃史、班,近宗徐、庾。夫以饰彼轻薄之句,而编为史籍之文,无异加粉黛于壮夫,服绮纨于高士者矣。
史之有论也,盖欲事无重出,文省可知。如太史公曰:观张良貌如美妇人;项羽重瞳,岂舜苗裔。此则别加他语,以补书中,所谓事无重出者也。又如班固赞曰:石建之浣衣,君子非之;杨王孙裸葬,贤于秦始皇远矣。此则片言如约,而诸义甚备,所谓文省可知者也。及后来赞语之作,多录纪传之言,其有所异,唯加文饰而已。至于甚者,则天子操行,具诸纪末,继以论曰,接武前修,纪论不殊,徒为再列。
马迁《自序传》后,历写诸篇,各叙其意。既而班固变为诗体,号之曰述。范晔改彼述名,呼之以赞。寻述赞为例,篇有一章,事多者则约之使少,理寡者则张之令大,名实多爽,详略不同。且欲观人之善恶,史之褒贬,盖无假于此也。
然固之总述合在一篇,使其条贯有序,历然可阅。蔚宗《后书》,实同班氏,乃各附本事,书于卷末,篇目相离,断绝失次。而后生作者不悟其非,如萧、李、南、北齐,大唐新修《晋史》,皆依范《书》误本,篇终有赞。夫每卷立论,其烦已多,而嗣论以赞,为黩弥甚。亦犹文士制碑,序终而续以铭曰;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荀撰史若斯,难以议夫简要者矣。
至若与夺乖宜,是非失中,如班固之深排贾谊,范晔之虚美隗嚣,陈寿谓诸葛不逮管、萧,魏收称尔朱可方伊、霍,或言伤其实,或拟非其伦。必备加掣难,则五车难尽。故略陈梗概,一言以蔽之。
谢承《吴志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弟也。《隋经籍志》:《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无帝纪,吴武陵太守谢承撰。
扬雄《法言》:其目云撰《学行》,撰《吾子》,撰《修身》,撰《问道》,撰《问神》,撰《问明》,撰《寡见》,撰《五百》,撰《先知》,撰《重黎》,撰《渊骞》,撰《君子》,撰《孝至》。按:撰自第一至第十三,其上皆有四言序,然非论赞体也。《华阳国志》则以"撰曰"为论赞。扬雄当作常璩。
刘《北史》:刘延明,敦煌人。凉武昭王征为儒林祭酒,著《三史略记》八十四卷,《敦煌实录》二十卷。按:延明,字也。《北史》讳唐嫌名,以字行。
袁宏撰《后汉纪》,详见《外篇正史》篇。
列其所号《晋书皇甫谧传》:谧字士安,安定人。沈静寡欲,自号玄晏先生。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并重于世。挚虞其门人也。《葛洪传》:洪字稚川,句容人。从祖玄得仙,号葛仙公,洪悉得其法。干宝荐洪领著作,洪固辞。求为句漏令,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所著《神仙》、《良吏》、《集异》等传,《金匮》。
臧荣绪撰《晋书》,《肘后方》,篇章寓于班、马。详见《外篇正史》篇。
孙安国《晋书孙盛传》:盛字安国,太原人。十岁避难渡江。及长,善言名理。补长沙太守,迁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