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战于<白氷山{白水山}>,破之。<新罗>遣兵救我,<高侃>击克之,虏获二千人。四年癸酉岁,夏闰五月,<燕山道>摠管大将军<李谨行>,破我人于<瓠泸河>, 获数千人。余众皆奔<新罗>。
<仪凤>二年丁丑岁,春二月,以降王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遣归<辽东>,安辑余众。东人先在诸州者,皆遣与王俱归,仍移安东都护府于<新城>,以统之。王至<辽东>,谋叛,潜与<靺鞨>通。<开曜{开耀}>元年,召还< 州>,以<永淳>初死。赠卫尉卿,诏送至京师,葬< 利>墓左,树碑其阡,散徙其人于<何南{河南}>< 右>诸州。贫者留<安东城>傍旧城,往往没于<新罗>,余众散入<靺鞨>及<突厥>。<高>氏君长遂絶。<垂拱>二年,以降王孙<宝元>,为<朝鲜郡>王,至<圣历>初,进左鹰扬卫大将军,更封忠诚国王,赐{使}统安东旧部,不行。明年,以降王子<德武>,为安东都督,后稍自国,至<元和>十三年,遣使入<唐>,献乐工。
○论曰:<玄 ><乐浪>,本<朝鲜>之地,<箕子>所封。<箕子>敎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设禁八条。是以其民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飮食以 豆,此仁贤之化也。而又天性柔顺,异于三方。故<孔子>悼道不行,欲浮 于海以居之,有以也夫。然而『易』之"爻,二多誉,四多惧,近也。"<高句丽>自<秦><汉>之后,介在<中国>东北隅,其北邻,皆天子有司,乱世则英雄特起,僭窃名位者也,可谓居多惧之地,而无谦巽之意,侵其封 以雠之,入其郡县以居之。是故兵连祸结,略无宁岁。及其东迁,値<隋><唐>之一统,而犹拒诏命以不顺,囚王人于土室。其顽然不畏如此,故屡致问罪之师。虽或有时设奇以陷大军,而终于王降,国灭而后止。
然观始末,当其上下和,众庶睦,虽大国,不能以取之,及其不义于国,不仁于民,以兴众怨,则崩溃而不自振。故<孟子>曰:"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左氏』曰:"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有味哉,斯言也!夫然则凡有国家者,纵暴吏之驱迫,强宗之聚敛,以失人心,虽欲理而不乱,存而不亡,又何异强酒而恶醉者乎?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
二三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三。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二三卷百济本纪一零零零零
百济本纪第一。
始祖<温祚王><多娄王><己娄王><盖娄王><肖古王>。
二三卷百济本纪一温祚王元年
○<百济>始祖<温祚王>,其父,<邹牟>,或云<朱蒙>。自<北扶余>逃难,至<卒本扶余>。<扶余>王无子,只有三女子,见<朱蒙>,知非常人,以第二女妻之。未几,<扶余>王薨,<朱蒙>嗣位。生二子,长曰<沸流>,次曰<温祚>。[或云:"<朱蒙>,到<卒本>,娶越郡女,生二子。"]及<朱蒙>在<北扶余>所生子,来为太子。<沸流><温祚>,恐为太子所不容,遂与<乌干><马黎>等十臣南行,百姓从之者,多。遂至<汉山>,登<负儿岳>,望可居之地,<沸流>欲居于海滨。十臣谏曰:"惟此<河南>之地,北带<汉水>,东据高岳,南望沃泽,西阻大海。其天险地利,难得之势,作都于斯,不亦宜乎?"<沸流>不听,分其民,归< 邹忽>以居之。<温祚>都<河南><慰礼城>,以十臣为辅翼,国号<十济>,是<前汉><成帝><鸿嘉>三年也。<沸流>以< 邹>,土湿水咸,不得安居,归见<慰礼>,都邑鼎定,人民安泰,遂惭悔而死,其臣民皆归于<慰礼>。后以来时百姓乐从,改号<百济>。其世系与<高句丽>,同出<扶余>,故以<扶余>为氏。[一云:始祖<沸流王>,其父<优台>,<北扶余>王<解扶娄>庶孙。母<召西奴>,<卒本>人<延 勃>之女,始归于<优台>,生子二人,长曰<沸流>,次曰<温祚>。<优台>死,寡居于<卒本>。
后<朱蒙>不容于<扶余>,以<前汉><建昭>二年,春二月,南奔至<卒本>,立都号<高句丽>,娶<召西奴>为妃。
其于问{开}基创业, {颇}有内助,故<朱蒙>宠接之特厚,待<沸流>等如己子。及<朱蒙>在<扶余>所生<礼>氏子<孺留>来,立之为大子{太子},以至嗣位焉。于是,<沸流>谓弟<温祚>曰:"始,大王避<扶余>之难,逃归至此,我母氏倾家财,助成邦业,其勤劳多矣。及大王厌世,国家属于<孺留>,吾等徒在此,郁郁如 赘,不如奉母氏,南游卜地,别立国都。"遂与第{弟}率党类,渡<浿><带>二水,至< 邹忽{弥邹忽}>以居之。『北史』及『隋书』皆云:"<东明>之后有<仇台>,笃于仁信。初立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公孙度>以女妻之,遂为东夷强国。"未知孰是。]
元年,夏五月,立<东明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