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平江十余年。张氏亡,归鄱阳,寻卒。有近光、扈从两集。
续吴先贤赞:假江东参政,招谕张士诚,遂没士诚所。羁旅无聊,时与诸文士饮酒赋诗,流连日夜。或前而为变征之声,皆垂泪涕泣,已又为羽声慷慨,士尽变色投袂。在吴十余年。伯琦仪貌都雅,而非戡难才,虚谈无实,雍容自免而已。
六研斋笔记:元周伯琦书相鹤经,自称谷阳生。跋云:右经一卷,乃浮丘公授王子晋之书也。崔文子学道于子晋,得其文,藏嵩山石室中。淮南王采药得之,遂传于世。又系一诗云:「江南羽化张天雨,海上神交宋仲温。楷法钟繇称独步,草临皇象已专门。折钗未坠风前股,漏屋先凝雨后痕。寄语临池诸俊彦,蚓蛇鸡鹜莫须论。」
案:此首二笔上卷又以为张宪作。
立秋日书事三首
纪行诗二十四首
怀秃脑儿作
鸳鸯泺作
兴和郡
野狐岭
自顺宁府历坳儿岭临浑河上源过鸡鸣山晚宿雷家驿
怀来县
榆林驿
入居庸关
龙虎台
大口
○立秋日书事三首
大驾留西内,兹辰祀典扬。龙衣遵质朴,马酒荐馨香。望祭园林邈,追崇庙祏光。艰难思创业,万叶祚无疆。
近光集:国朝岁以七月七日或九日,天子与后,素服望祭北方陵园,奠马酒,执事者皆世臣子弟。是日,择日南行。
铁剎标山影,金铺耀日华。龙回秋歇雨,燕落昼翻沙。苑御调骁骑,宫官葺幰车。长杨谁共赋?满耳沸寒笳。
近光集:上京西山上树铁旛竿,高数十丈,以其下海中有龙,用梵家说作此镇之。
凉亭千里内,相望列东西。秋狝声容备,时巡典礼稽。鸨凫随矢落,豭鹿应弦迷。干豆归时荐,康庄颂耄倪。
近光集:上京之东五十里有东凉亭,西百五十里有西凉亭,其地皆饶水草,有禽鱼山兽,置离宫。巡守至此,岁必猎较焉。
○纪行诗二十四首 【 录十六】
乘舆绳祖武,岁岁幸滦京。夏至今年早,山行久雨晴。日瞻黄道肃,夜拱北辰明。随步窥形胜,周诹记里程。
居庸东北路,草细一川平。夹岸山屏展,穿沙水带萦。六龙扶日御,万骑拥云旌。游豫诸侯度,欢歌兆姓迎。
缙云山独秀,沃壤岁常丰。玉食资原粟,龙州记渚虹。荒祠寒木下,遗殿夕阳中。谁信幽燕北,翻如楚越东。 【 右缙山县,今名龙庆州。】
车坊尚平地,近岭昼生寒。拔地数千丈,凌空十八盘。飞泉鸣乱石,危磴护重关。俯视人寰隘,真疑长羽翰。 【 右十八盘岭。】
踰险梦频悸,循夷气始愉。千岩奇互献,万壑势争趋。峭壁剑门壮,重梁皇渚纡。凡鳞期变化,雷雨在斯须。 【 右龙门。】
岚翠摩台斗,林霏隐日车。谷深幽境迥,路转列峰斜。锦石欹瑶草,苍丛缀白花。柴门成聚落,山崦尽人家。
万幕悬崖下,高低疏复稠。罽墙联虎卫,幄殿耸龙楼。榆柳清长昼,槐松飒早秋。威容隆古昔,神武镇中州。
高岭横天出,炎天气候凉。白沙深没马,碧草浅连冈。晨服增绵纩,寒乡贵稻粱。土风多国语,闾井异寻常。
晴川平似掌,地势与天宽。烟草青无际,云冈影四团。貔貅环武阵,麟凤拥和銮。高献南山寿,同承湛露欢。 【 右沙岭二首。是日上都守土官远迎至此,内廷小宴。】
岭西通驿传,山尽见邮亭。万灶闾阎聚,千辕骠骑营。市楼风策策,野堠雾冥冥。雄略卑秦陇,孤兵笑广青。 【 右牛羣头。】
凉亭临白海,行内壮黄图。贝阙明清旭,丹垣护碧榆。龙湫时雾雨,鹰署世衡虞。驻驆光先轨,长杨只一隅。 【 右察罕脑儿,犹汉言白海。】
地旷居人少,山低云影微。石墙虫避燥,土屋燕交飞。沙净泉宜酒,天凉秋合围。朔方戎马最,刍牧万羣肥。 【 右明安驿。】
汉将荒台下,滦河水北流。岁时何衮衮,风物尚悠悠。川草花芬郁,沙禽语滑柔。莫梁遗句在,过客重绸缪。 【 右李陵台。】
桓州当孔道,城筑自唐时。翊辅千年盛,川原万里夷。草滋新雨歇,云起远山移。迎送官僚习,长怀被眷私。 【 右桓州,古乌丸地也。】
南坡延胜槩,一舍抵开平。地蕴清凉界,天开锦绣城。雷轰驼鼓振,霞绚象舆行。填道都人士,瞻前戴圣明。 【 右南坡。】
巡守绥畿甸,游从览近风。山川随地异,声教此时同。王业艰难远,神都制作雄。按行循故事,不用避青骢。
扈从诗前序:至正十二年四月,伯琦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视事之三日,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启行至大口,留信宿,历皇后店、皁角,至龙虎台,皆纳钵,犹汉言顿宿所也。龙虎台在昌平境,又名新店,距京师仅百里。五月一日,过居庸关而北,遂自东路至瓮山。明日至车坊,在缙山县之东,沃衍宜粟,岁供内膳。又明日入黑谷,过色泽岭,高峻曲折,凡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