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6-元诗选-清-顾嗣立-第197页


随处聊凭制漆纱,岂其官样必京华。竹皮最古今苴履,■〈木邪〉子称奇亦贮茶。 【■〈木邪〉子可为冠,亦可为茶瓶。见山谷诗。】 秃发已知头似笔,笑颜底用面如靴。小冠子夏时方尚,岌嶪青云难自夸。
○子静和易巾韵五用韵答之
月移梅影上窗纱,恰读新篇对月华。和似鹅黄盈盎酒,清于兔褐半瓯茶。金身丈六莲生座,汗脚尺三霜满靴。选佛选官俱是幻,诗名不朽后人夸。
○围猎
昆虫已是蛰藏时,猎骑纷纭绕翠微。勿谓火攻为下策,略同兵战寓危机。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围。干豆元来因报本,充庖岂但爱鲜肥。
○晚蝉
秋早梧桐飐晚风,鸣蝉无数树阴中。斜阳似假渠声势,只是斜阳不久红。
○秋后蝇
夏日营营遶案飞,转多秋后亦何为?从教引类集瓜上,落蔕秋瓜能几时。
◆胡学正炳文(云峰集)
炳文,字仲虎,徽之婺源人。父孝善先生斗元,从朱晦庵从孙小翁得《书》、《易》之传。炳文尤潜心朱子之学,作《四书通》、《易本义通释》诸书。吴文正公尝荐诸朝,不就。辟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学正,未赴。至大间,其族子淀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儒风之盛,甲于东南。面山而居,碧峰耸秀。尝作诗云:「举头山苍然,一峰立云表。」因自号曰云峰,元统初卒,年八十四,集贤院札谥文通先生。有文集二十卷,荐经兵火,所存者六十余篇。
星源八景
  拜岳鄂王墓
  题治平寺
  濠观亭
  内乐室
  送董深山
  题祁门郑氏墓
  桃花马
○星源八景 【录四。】
龙井晓云
  仙岩夜月
  北寺昏钟
  西湖水榭
△龙井晓云
华光殿东泉有灵,下穴空洞神功冥。当时忽见苍虬精,年年箫鼓来相迎。五风十雨今年好,灵物不要人祈祷。非烟非雾腾清晨,五色祥光焕晴昊。
△仙岩夜月
谁凿太阴开四洞,蟾光照破人间梦。灵源千层石髓香,金鸡一唱岩花动。白玉柱边眠苍虬,绛花桥下行青牛。我来绝爱读书室,石圆水冷天风秋。
△北寺昏钟
日斜一路红兰干,日落四山苍翠寒。云深不见招提处,一声两声起林端。遥度前溪声欲绝,溪上渔舟撑未歇。众鸟栖定树头云,一僧归踏松间月。
△西湖水榭
蚺城谁筑溪之涯,层楼簇簇排人家。两岸春风好杨柳,一池霁月芙蓉花。香与清风远方觉,污泥不染尘不着。小亭红瞰碧波心,着我中间看飞跃。
○拜岳鄂王墓
有公无此日,再拜泪交颐。大义君臣重,孤忠天地知。鸩毛何太毒,龙渡只如斯。坟畔休留桧,行人欲斧之。 【明休宁汪循后序云:先生所学之大概,行己之大节,平生不可以告人者,偶于此泄焉而不自觉。】
○题治平寺
一十年前到治平,青山历历记吾曾。花因百五有孤注,寺过十三无一僧。云影长昏天外日,榆烟谁换佛前灯。新安山水依然在,不为空门管废兴。
○濠观亭
鱼不知子乐,何必濠上观。子乐子自知,月白秋江寒。
○内乐室
我有安乐窝,春风方寸地。收拾早归来,此中有深味。
○送董深山 【并序。】
山深之号,盖有取于艮止而求深于斯道者也。一日访予明经,敢发此意,题于诸吟卷之尾。
  洞口桃花易见,源头活水难寻。欲知云尽不尽,须到山深更深。
○题祁门郑氏墓
参天独秀几经春,拜墓曾玄数百人。隔陇不知谁氏冢?断烟荒草卧麒麟。
○桃花马
望夷宫里失天真,走入桃源避虐秦。背上落红吹不起,至今犹带武陵春。
●元诗选初集 丁集
虞学士集(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
  杨推官载(仲弘集)
  范经历梈(德机集)
  揭侍讲傒斯(秋宜集)
  黄侍讲溍(日损斋稿)
  柳待制贯(待制集)
  欧阳承旨玄(圭斋集)
◆虞学士集(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
集字伯生,蜀郡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父汲,侨寓临川之崇仁。以契家子从草庐吴先生澄游。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命修经世大典,进侍讲学士。文宗晏驾,谢病归。至正八年五月卒,年七十有七,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仁寿郡公,谥文靖。欧阳元功曰:皇元统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者委靡,时见余习。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于时虞公方回翔冑监容台间,有识之士,早以斯文之任归之。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咸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家素贫,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早岁与弟盘辟书舍为二室,书陶渊明、邵尧夫诗于壁,左曰「陶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