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宿六十里店纳钵。越三日至察罕脑儿,由此转西至怀秃脑儿,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纳钵后,故云。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纳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致富者甚多。自察罕脑儿至此百余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纳钵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忽鲁秃,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忽察秃,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兽,兔最多。又西二十里为兴和路,世祖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伙,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余里,郡多太原人。路置二监一守,余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今多圮毁,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上为纳钵。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也。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南至县十五里,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又前至沙岭,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因地震改名。南过坳儿岭,下临深涧,其流为浑河。岭头参亘四十里,至鸡鸣山,迭嶂排空,绵亘二十余里。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驿之西北十里纳钵曰丰乐,二十里至阻车纳钵。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胥山至怀来县,四山环抱,中有水名妫川,县南二里纳钵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卫青传榆溪旧塞。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入居庸关,以至于大口,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纳钵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有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掾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
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
九载违离得远书,几更岁历斗旋枢。华星秋月超元白,峻岭重江限越吴。柏子树阴浮碧砌,莲花漏水响铜壶。老夫素有林泉癖,一曲何当乞鉴湖。
◆陈学士基(夷白斋稿 夷白斋外稿)
基字敬初,临海人。受业于黄侍讲溍,从至京师,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几获罪,引避归。奉母入吴,以教授诸生。南州用兵,起行枢密院都事,转浙江行省郎中,参张士信军,进参太尉府军事。太尉称王,基独谏止,将杀之。不果。超授内史,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吴平,明太祖召入,预修《元史》,赐金而还。洪武三年,卒于常熟寓舍。所居有夷白斋,故以名其稿。金华戴叔能序之曰:我朝自天历以来,学士大夫以文章擅名海内者,有蜀郡虞公、豫章揭公、金华柳公、黄公。一时作者,涵醇茹和,以鸣太平之盛。治学者宗之,并称曰虞、揭、柳、黄,而本朝之盛极矣。继是而起,如莆田陈公之俊迈,则有得于虞。新安程公之古洁,则有得于揭。临川危公之浩博,则又兼得夫四公之指授。近年以来,独危公秉笔中朝,自余数公,沦谢殆尽。而得先生以绍其声光,雍容纡余,驰骋操纵,其得之黄公者深矣。叔能与敬初同门,故历数其源渊者如此。
鸡凫行
白头公词
刈草行
新城行
裁衣曲
边城曲
秋怀五首
分省早集怀钱员外蔡都事汤管勾
分署望凤凰山
发吴门
大江
通州
如皋县
海安
烂泥洪
泰州
上乐
令丁镇
述老妪语
听歌水调有感
谢村
塘西
凤口
东塘
吴江
楚州旧将歌
织锦篇
送李景先录判
送侄让还吴
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寄谢
孟冬观淮水
乌夜啼引
次韵答高元善
癸卯二月十二日常熟阻雨寄吴门分省同官
十六日开船值北风大作复泊北门
三塔寺访宽老
送侄让从军武安
秋日杂兴五首
寄沈仲说二首
次韵钱伯行白芙蓉
娄江即事简郭羲仲瞿惠夫秦文仲陆良贵兼寄顾草堂
次韵怀彦成
寄玉山
次韵郑有道喜王季野府判南归二首
娄江杂诗
与文学古秦文仲游至正观
春日邵氏园池
十一月晦与同幕诸公登南高峰因过湖上小集二首
次韵孟天暐郎中看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