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第180页

途。窈窕阂丘谷。(○《初学记》十八。)
【百舌鸟诗】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嘿。(○《御览》九百二十三。)
孙机
〈机。石勒北苑市三老。〉
【为刘曜进酒作】
〖《晋书》曰:石勒幽曜于河南丞廨。曜疮甚。勒载以马舆。使李永与同载。北苑市三老孙机进酒于曜曰:〗
仆谷王。关右称帝皇。当持重。保土疆。轻用兵。败洛阳。祁运穷。天所亡。开大分。持一觞。(○《晋书》刘曜载记。)
苏伯玉妻
【盘中诗】
〖玉台新咏考异曰:按沧浪诗话盘中诗为一体。注曰:玉台集有此诗。苏伯玉妻作。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据此则此诗出处以玉台新咏为最古。当时旧本亦必明署苏伯玉妻之名。故沧浪云尔。宋刻于题上误佚其名。因而目录失载。冯氏校本遂改题傅玄之诗。殊为疏乖。又此诗列傅玄、张载之间。其为晋人无疑。《诗纪》、诗乘并列之汉诗。亦未详所据。○逯案。上说甚是。今列诗於此。〗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中带。长相思。君忘妾。天知之。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姓为苏。字伯玉。作人才多智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玉台新咏九。《诗纪》四。又《书钞》百四十五作古诗。引斛、粟、数三韵。)
晋诗卷九
  【杂歌谣辞】
【歌辞】
【会稽民为徐弘歌】
〖《诗纪》云。艺文列晋人中。会稽典录曰:徐弘。字圣通。为汝阴令。诛鉏奸桀。路不拾遗。民乃歌之。〗
徐圣通。政无双。平刑罚。奸宄空。(○《类聚》十九。《御览》二百六十八。《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徐圣通歌。)
【南土为杜预歌】
〖《晋书》曰:杜预都督荆州。旧水道惟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馀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
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晋书》杜预传。《御览》三百三十三、四百六十五。《诗纪》四十四作南土谣。)
【阳平人为束皙歌】
〖《晋书》曰:束皙。阳平元城人。太康中。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两三日而雨注。众为皙作歌。〗
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我稷以生。何以畴之。报束长生。(○《晋书》束皙传。《类聚》十九。《御览》十一、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束皙歌。)
【三郡民为应詹歌】
〖《晋书》曰:王澄。惠帝末为荆州牧。假应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天下大乱。詹境独全。百姓歌之。〗
乱离既普。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岁寒不凋。孤境独守。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晋书》应詹传。《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应詹歌。又《御览》四百六十五引朽、后、阜、母四韵。)
【襄阳儿童为山简歌】
〖《晋书》曰:山简。字季伦。永嘉初为南征将军。出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惟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儿童歌曰:〗
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篱。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强家在并州。简爱将也。○《晋书》山简传。《世说》新语任诞篇。《类聚》十九。《御览》六十七、一百六十八、四百六十五、四百九十七、五百七十、六百八十七、八百四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襄阳儿童歌。又《水经注》二十八引池、知二韵。《类聚》九引池、知二韵。《白帖》五引四句。舆地纪胜八十二作古白铜鞮歌。引池、知、 三韵。○逯案。上述类书或引襄阳耆旧记。或引襄阳耆旧传。或引《晋书》及《世说》。徵引匪一。故多异文。)
【吴郡民为邓攸歌】
〖《晋书》曰:邓攸。元帝时为吴郡太守。刑政清明。百姓欢悦。后称疾去。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
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晋书》邓攸传。自帖二十一。《御览》二百六十一、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并作吴人歌。○逯案。此歌既颂邓攸。又刺谢令。但不识谢令名字。)
【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晋书》曰:祖逖。元帝时为豫州刺史。躬自俭约。督课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
为之祭醊。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