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第186页

六、九百七十五。)
【时人为裴秀语】
〖《晋书》曰: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父潜。魏太常。秀有风操。八岁能著文。叔父徽。有声名。秀年十馀岁。有宾客诣徽。出则过秀。时人为之语曰:〗
后进领袖。有裴秀。(○《晋书》裴秀传。《世说》新语识鉴篇、又注。《类聚》十九引王隐《晋书》作时人谣。《御览》四百六十五引王隐《晋书》、四百九二五。《诗纪》四十四作裴秀谣。)
【时人为谢鲲语】
〖《晋书》曰: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云云。鲲闻之曰:犹不废我啸歌〗
任达不已。幼舆折齿。(○《晋书》谢鲲传。《御览》三百六十八作谣。《诗纪》四十四作幼舆谣。)
【时人为刘颂语】
〖《晋书》曰:刘颂。字子雅。广陵人。世为名族。雷蒋谷鲁四姓。皆出其下。时人为之语曰:〗
雷蒋谷鲁。刘为最祖。(○《晋书》刘颂传。)
【世为卞氏语】
〖《晋书》曰:卞壶父粹。以清立鉴察称。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云云。玄仁。粹字也。〗
卞氏六龙。玄仁无双。(○《晋书》卞壶传。)
【襄阳里人为庞焕语】
〖襄阳耆旧记曰:焕。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轲太守。去官还乡里。里人语曰云云。乡里仰其德让。少壮皆代老者担。〗
我家池里。龙种来归。(○襄阳耆旧记一。)
【三魏为刘毅语】
〖《晋书》曰: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侨居平阳。太平杜恕请为功。沙汰部吏百馀人。三魏称焉。为之语曰:〗
但闻刘轼曹。不闻杜府君。(○《晋书》刘毅传。《御览》二百六十四引王隐《晋书》。)
【巴蜀为谯登文石张罗语】
〖《华阳国志》曰:永嘉元年三月。关中流民邓定訇氐等掠汉中。巴西太守张燕遣兵围之。氐求救於李雄。夏五月。雄遣李离救定。州军以破。四年。天水文石杀雄。雄太宰李国降梓潼、巴西还属。初。巴西谯登诣镇南请兵。镇南无兵。
表为扬烈将军、梓潼内史。义募三巴蜀汉民为兵。克复州郡。先征宕渠。杀雄巴西太守马脱。还往涪。折冲将军张罗进据犍为之合水。巴蜀为语曰:〗
谯登治涪城。文石在巴西。张罗守合水。巴氐那得前。(○《华阳国志》八大同志。)
【洛中为刘氏兄弟语】
〖《晋书》曰:刘宏。字终嘏。光禄勋。宏兄粹。字纯嘏。侍中宏弟潢。字冲嘏。吏部尚书。并有名中朝。时人语曰:〗
洛中雅雅。有三嘏。(○《晋书》刘惔传。《世说》新语识鉴篇。《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四十四作洛中谚。)
【洛中为荀闿语】
〖《晋书》曰:闿。字道明。亦有名称。京都为之语曰:〗
洛中英英。荀道明。(○《晋书》荀闿传。《世说》新语识鉴篇。《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四十四作洛中谚。)
【洛中为冯荪语】
〖《世说》曰云云。名荪。是播子。〗
洛中铮铮。冯惠卿。(○《世说》新语赏誉篇。《诗纪》四十四作洛中谚。)
【时人为冯荪邢乔李顺语】
〖《世说》曰:冯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时称。〗
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世说》新语赏誉篇。)
【时人为江统语】
〖《晋书》曰: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
嶷然稀言。江应元。(○《晋书》江统传。《御览》四百九十六引文士传。《诗纪》四十四。)
【时人为赵王伦谚】
〖《晋书》曰:赵王伦僣位。诸党皆登卿相。并列大封。其馀同谋者。咸超阶越序。不可胜纪。至於奴卒厮役亦加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谚曰:〗
貂不足。狗尾续。(○《晋书》赵王伦传。《白帖》十二、七十。《御览》九十七、四百九十六百八十八。《诗纪》四十四。)
【成都王颖盛时里语】
〖魏略曰:成都王颖伐长沙王乂。募免奴为军。自称四部司马。市郭人素谬。语奴为尚。故里语曰:〗
三部司马阶下兵。四部司马尚长明。欲知太平须石鳖鸣。(○《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四十四。)
【成都王颖盛时义募将士谣语】
〖《晋书》曰:留义募将士既久。咸怨思归。或有辄去者。乃题邺城站云。〗
大事解。蚕欲遽。请且归。赴时务。昔以义来。今以义去。若复有急更相语。(○《晋书》成都王颖传。)
【时人为王氏语】
〖《晋书》曰:元帝以王敦为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寻进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同心翼载。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日〗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引晋中兴书。《诗纪》四十四。)
【时人为邓攸语】
〖《晋书》曰:永嘉末。攸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死。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