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9-全唐诗补编---第208页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一生解缚钝,浑身纳里眠。心中无意识,耳无绳索牵。心本无系缚,同尘亦无喧。
欲得真解脱,持刀且杀牛。牛死人亦亡,佛亦不须求。全身空里坐,即度死生流。
贪瞋不肯舍,徒劳读释经 【《祖堂集》卷十五作「书」】 。看方不服药,病从何处轻 【《祖堂集》作「除」】?
取空是取 【《祖堂集》作「空是」】 色,取色色无常。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
经体本无名,受持无色声。心依无相理,真是《金刚经》。
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是正声音。
别泪成河海,骨如毘富山。祇缘尘识法,所以遣心然。
前人若有事,我犹佯不知。何况他无问,谗舌强卑卑。
劝君师子吼,莫学野干鸣。若能香象起,感得凤凰迎。
一种学事业,亦来登选场。祇缘口义错,落第在他乡。
心王不了事,却被六贼使。共贼作火下,无由出生死。
别人终不贱,别宝终不贪。祇今担铁汉,不肯博金银。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 【《景德传灯录》卷八录二句皆无「肯」字】 。父子自团栾 【《景德传灯录》作「大家团栾头」】 ,共说无生话。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教君一个法,有事无处避。若能如理修,存本却有利。
道是无为道,修人自有为。假即无头数,真中实是稀。无求胜礼佛,知足胜持斋。本自无薪火,何劳更拾柴。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起时惟法起,行时共佛行。腾腾三界内,诸法自无生。
大海淼无涯,众生自着枷。无求出妙德,心生劳算沙。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闲乘兴游。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殷懃无所求。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
无思无念是真空,妙德法身自见中。应机接物契真智,十方世界总流通。通达无我无人法,人法不见有行踪。神识自然无罣碍,廓周沙界等虚空。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菩提般若名相假,涅盘真如亦是虚。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来无。十方世界风尘净,州州县县绝艰虞。王道荡荡无偏党,举国众生同一如。不动干戈安万姓,法王合掌髻中珠。
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此光湛然无去来,不增不减无生灭。尔是妙德现真身,剎那不起恒沙劫。无边无尽如虚空,虚空无边不可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遶。铁牛不怕师子吼,恰似木人见花鸟。木人本体自无情,花鸟逢人亦不惊。心境如如祇个 【《缁门警训》卷九作「遮」】 是,何虑菩提道不成。
清静无为无识尘,不舍内身妙法身。祇为众生有漏习,权止草庵转法轮。法轮常转无人见,优昙时时一出现。无相真空妙法身,历劫恒沙不迁变。
莫求佛兮莫求人,但自心里莫贪瞋。贪瞋痴病前顿尽,便是如来的的亲。内无垢兮外无尘,中间豁达无关津。神无障碍居三界,恰是琉璃处日轮。
心王若解依真智,一切有无俱遣弃。身随世流心不流,夜来眼睡心不睡。天堂地狱总无情,任运幽玄到此地。
报汝世人莫痴憨,暂时权住此草庵。无想衣食饱暖后,世间有物不须贪。此身幻化如灯焰,须臾不觉即头南。
一切有求枉用功,想念真成着色空。差之毫厘失千里,有生劫劫道难通。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
十二部经兼戒律,执相依文常受持。生生获得有为果,随在三界无出期。若能离相真入理,理中无念亦无思。
贝多叶里优昙华,万象皆如同一家。欢喜摘花不见果,吉祥采果不观华。缘之本来元不识,法王呵之如稻麻。田舍老翁如聚落,眼耳鼻舌俱失却。内外寻访觅无踪,旧时住处空寂寞。却归堂上问空王,总在此间学无作。
黄叶飘零化作尘,本来非妄亦非真。有情故宅含秋色,无名君子湛然春。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真为家贫无一物,此语总是空里出。出语还须归本源,不敢违他过去佛。
父子相守空山坐,无相如如寄有间。世人见静元无静,看似闲时亦不闲。
八万四千同一埋,事相差别立异名。十二围陀及疏论,殷懃三六不须生。
十方国土皆吾宅,长者大门常日开。有识名人守院外,无心入理见如来。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唯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更无别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剎,敛时还在一毛端。
唯有一门无钥匙,伸缩低昂说是非。但能宣得无生理,善巧方便亦从伊。
二乘皆曰不堪任,上士之人智慧深。欲得神通等居士,无过于物总无心。
   杂句
行路易,行路易,内外中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