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李曾伯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
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
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李曾伯 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李曾伯 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故迹存栖鹤,高风扫镜鸾。
烟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
妙句挥浓墨,仙颜焕渥丹。
虽云归棹晚,犹及附飞翰。
李曾伯 登河山万里楼
收揽河山入此楼,几年蚡冒古荆州。
目穷夕照西沉队,心到寒江东尽头。
历历雄图史南北,纷纷遗恨晋春秋。
酒边感慨凭阑久,衰柳行间数白鸥。
李曾伯 登江陵沙市楚楼
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
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
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夸。
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
李曾伯 登阆州锦屏
久识屏山面,今朝得胜游。
桥梁横古渡,树影倒中流。
风定春樯度,烟轻晚市收。
凭栏谁领解,一鹭点沙洲。
李曾伯 登妙高台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水连碧落见秋毫。
阑干立尽家何许,徒赋归心折大力。
李曾伯 登寿沙和抑斋韵
境占祝融胜,镇从盘古为。
车航一都会,鼎鼐几楼台。
远水便鸥狎,前峰约雁回。
当思牧民意,保养甚於胎。
李曾伯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
坐邀一段潇湘胜,元出钧陶手作成。
李曾伯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白鹭洲边多古寺,翠微阴里尽人烟。
当时曾对掀髯笑,今问老龙何处眠。
李曾伯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李曾伯 登四望亭观雪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李曾伯 登西楼题柱
分弓来戍岭南州,动镜尘生雪满头。
原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李曾伯 登岘山用刘清步韵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李曾伯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天教管邻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李曾伯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李曾伯 登郢州白雪楼
野迥乾坤阔,楼高岁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几登临。
云影埋荆树,风声快楚襟。
何须唤商女,白雪想遗音。
李曾伯 登郢州四望亭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
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
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
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李曾伯 登岳寺悦亭
十年两度看山来,云琐融峰特地开。
办取篮舆穷胜处,南边无事岭头回。
李曾伯 丁亥纪蜀百韵
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
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
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
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一越摩云险,已汙岩岷俗。
再度峰贴隘,重为武阶毒。
胡儿忽令名,见谓鞑靼属。
或疑女真诈,颇讶叠州族。
衣毛不知帛,饮酪非茹粟。
劲弓骨为面,健马铁裹足。
驾言取金夏,其锋不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