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竖子朝。
不士不农焉用彼,无齐无楚竟何之。
光阴未老人先老,荒草斜阳泣断碑。
刘应凤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
唤得岚乡昨梦回,东风万里上金台。
出关曾解婆娑否,枝北枝南一种梅。
刘应凤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
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刘应凤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
夹道红旗驻马蹄,乡人将喜又将疑。
天留中子继孤竹,谁向西山饭伯夷。
刘应凤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
满眼平畴草自春,乌鸦无数是耘丁。
鬼神如奉君王问,为说东南燐火青。
刘应凤 挽罗榷院子远
共说门庭王谢盛,谁知骨相岛郊穷。
躬行自得前贤法,家礼犹还三代风。
脚迹肯随权要出,头衔宁与浊流同。
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颜见此翁。
刘应凤 挽罗榷院子远
国亡何忍家偏活,百鬼欺凌任所遭。
老大伊川七分易,飘零正则九章骚。
修持惯习甘辛苦,俯仰难容誉处高。
日月时同来去异,云间应叹众生劳。
刘应凤 挽罗榷院子远
尝忆东华里饭时,五千字挟海潮飞。
臣愚敢避权奸忤,主弱宁知国事非。
相马有奇堪下拜,屠龙无用只空归。
江南文物侵寻尽,洒泪单传第一衣。
刘应凤 挽朱梧月
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
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
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
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刘应凤 中斋归自海上见访
拂石为床席白云,鲸鱼背上有归人。
谏书檄草俱成血,野服黄冠再见身。
麈尾悲酸浑欲死,灯前潇洒俨如神。
更阑万籁收沉尽,地阔天高两主宾。
刘应龟 春日田园杂兴
独犬寥寥昼护门,是间也自有桃源。
梅藏竹掩无多路,人语鸡声又一村。
屋角枯藤黏树活,田头野水入溪浑。
我来拾得春风句,分付沙鸥莫浪言。
刘应龟 夏日杂咏
一片闲云堕野塘,晚风吹浪溼菰蒋。
白鸥不受人间暑,长向荷花共雨凉。
刘应李 上陈县尹二首
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
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
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
后之学者谁其似,又说陈公政有声。
刘应李 上陈县尹二首
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
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
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
刘应龙 游寺云观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卷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与,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
刘应时 别李簿
执手江亭晚,回骖涧谷深。
碧山衔落照,烟树锁愁心。
空捣黄金泪,谁知白石音。
殷勤嘱鱼雁,他日莫浮沉。
刘应时 病中和蔡坚老
老去光阴苦不多,孰堪疾病数驱磨。
也知溪上春光好,奈尔床头药裹何。
日永茶鸥频索唤,睡余诗眼旋揩摩。
客来怕说人间话,古井须知已不波。
刘应时 病中偶书
老来懒与俗浮沉,何况厌厌病日侵。
身外闲愁总余事,世间无药胜安心。
雨余秋色凄然冷,风弄晚云晴复阴。
习气难除还自笑,小窗时有短长吟。
刘应时 曹直夫水石短轴二首
奔流出峡响如雷,笔力浮天亦壮哉。
吴蜀兴亡千古恨,白鸥时逐良花来。
刘应时 曹直夫水石短轴二首
清风敛霁入巴山,春涨攘人钧月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