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待斜阳方兴尽,一筇独立紫微亭。
阮阅 至上高邑
上蔡人归古县封,蜀江依旧水流东。
末山云散庵犹在,敖岭丹成井已空。
芮煇 持宪节登戴溪亭赋诗
溪山之兴无时尽,兴尽名亭意可知。
出岫孤云含细雨,投林宿鸟爱深枝。
风流已是千年事,公案今成七字诗。
短棹悠然随所适,人生出处要如斯。
芮烨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
楚州淮阴娑罗树,霜露荣悴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朽,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涩苔藓,尚想墨本传东吴。
芮烨 东林寺
修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仙宫。
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
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
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
芮烨 句
宁令汉社稷,变作莽乾坤。
芮烨 句
今作尘埃奔走人。
芮烨 句
今日桐城王刺史,异时遗爱在吾州。
芮烨 罗浮宝积寺
木落天寒山气沈,年华客意共萧森。
偶于佳处发深省,其实宦游非本心。
红日坐移钟阁影,白云闲度石楼阴。
还家莫话神仙事,老不宽人雪满簪。
芮烨 题莺花亭
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芮烨 赠陈少微
原思非病贫何患,回也虽贫乐有加。
岁晚与谁同此味,梅花深处是君家。
芮毓 中山既事
几年压尘嚣,屡欲返初服。
鹪鹩安一枝,何必恋微录。
潇洒此村居,茅舍带修竹。
田园薄有收,积书高过屋。
所以课子孙,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几守耕读。
桑世昌 寄丹丘林咏道
小别俄惊岁屡周,尺书每每寄江头。
逢进共叹君肥遁,投老谁怜我倦游。
书足三冬应润屋,诗成千首必经侯。
一尊纵负东湖约,尚及黄花碧树秋。
桑世昌 句
翠添邻堑竹,红照屋山花。
桑世昌 夜对巾山塔灯呈史君李孟达寺簿
光明台畔旧曾逢,何自飞来碧海东。
未问眼根齐等级,要先心地证圆通。
八还究竟千光合。四面回旋一视同。
坐想玉霄风月夕,超然清对一诗翁。
桑文炳 毛竹山
天地有此山,植此毛竹久。
我本山中人,清风振千古。
桑柘区 春日田园杂兴
粟爵瓜官懒观觎,生涯云水与烟腴。
晚风一笛麦秧陇,春雨半钥桑橱区。
可是樊迟宜请学,肯教陶亮叹将芜。
斜阳芳草联情处,更把新诗吊石湖。
桑正国 春日湖上书事并序
卮倾好酒逢时盛,早遇春融媚景天。
龟暖戏挨初绿草,燕飞绿拂乍晴烟。
迟迟昼影花篮槛,郁郁香风蝶舞筵。
眉似柳开眸似水,怡情自爱赏湖边。
桑正国 会课乾明寺
悠悠意得自疏通,寂地因居乐性空。
幽思晓风清迫枕,静听寒雨细沾桐。
修茎竹韵澄玉箫,绿影松垂乱鬓蓬。
俦侣好邀同此适,搜吟得到几匆匆。
桑正国 夏日同少游诸友登楼即事
情闲共悦良朋好,溽暑消来过雨时,
萍水远流青点小,柳堤横螟翠丝垂。
轻烟晚透疏林迥,嫩卉芳迎皎月迟。
清思廊然欣赏地,瞰观遥阁静联诗。
僧大 辞主万寿寺偈
相君提我上天梯,上得千层总是迷。
争似虎丘安稳坐,清风明月与天齐。
僧某 偈
荏苒光阴岁月寒,禅家赢得共盘桓。
个中消息无人会,愿闻提唱祖师关。
僧某 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俱不识。
僧某 解夏小参问无准禅师
选佛场开日,丛林气象新。
心空及第者,毕竟是何人。
僧某 问怀秀禅师
昔日沩山水牯牛,自从放去绝踪由。
今朝幸遇师登座,未审时人何处求。
僧某 以偈问文准禅师
寒食因悲郭外春,墅田无处不伤神。
林间垒垒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僧义翔 偈
时人号我作郭郎,盖缘为事没著量。
傀儡弄罢收归笼,自有傍人说短长。
莎衣道人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