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10-全宋诗-第5692页


得得客来窥大方,松间目击揖归堂。
秋横两眼瞳人碧,云拥三衣栀子香。
夺席胸襟君隗祑,愕邻须发我沧浪。
竹床相对夜深语,河汉濯磨星斗光。
释正觉 谢通讲师五偈
五月人间膏火煎,清风麈对有夤缘。
点头顽石能明证,借口虚空解讲玄。
随类佛身分百亿,出尘红卷等三千。
未闲相约蒲禅稳,作别又趋华雨筵。
释正觉 谢通讲师五偈
慰心佛氏未萧条,卓卓缁林有俊髦。
知见香熏舌本别,名言垢净眼棱高。
锦云脚踏冷修月,仙峤牵颓閒钓鳌。
良遂肯从麻谷后,声光矫矫壮吾曹。
释正觉 谢通讲师五偈
一昨书来约见过,迟留行李未成那。
梨黄枣赤秋如许,发白眉庞老奈何。
相伴採薇云腻袜,不嫌伐木雨濡蓑。
对床默默香摇篆,霁月夜窗悬女萝。
释正觉 谢通讲师五偈
乞食因循答教迟,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约友共连璧,千里同风那隔丝。
鞭笋嫩黄出泥土,槿华寒紫裹藩篱。
雨驱暑去晚明霁,来雁门头字脚垂。
释正觉 心禅人出丐求颂
将看秋早瘦风林,禾卷黄云副丐心。
妙印手中那外物,虚空胸次不容针。
谁家落甑炊香雪,后夜归船棹软金。
洗足蒲团松石上,绕篱山水有清音。
释正觉 心上人乞食求颂
去去之人乞食心,春风浩荡洗丛林。
松蹊香腻糁黄粉,竹坞清癯包玉簪。
炊甑分珠斋钵满,净瓶汲月夜塘深。
归来磨濯光明在,向道尘泥不涴金。
释正觉 心知庄求颂
耕云种月自由人,田地分明契券真。
黄独将看炊作饭,白牛今已牧来纯。
钁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
禾黍十分秋可望,饱丛林汉著精神。
释正觉 行通善友求颂
明白家风月洗霜,道人寒夜坐绳床。
安身谁效兔三窟,返照自如龟六藏。
疑若蛇弓蟠酒醆,妙同蜂蜜得华房。
默游宛转臻元极,虚廓无涯步大方。
释正觉 行月大师求颂
霁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点至灵虚且应,十方圆鉴照而冲。
床头炉篆浮寒紫,壁上龛灯对冷红。
个里宗乘消息在,蒲团纸帐旧家风。
释正觉 虚禅人发心丐田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
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
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
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释正觉 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时欲下长芦也
温风在山谷,青紫班芳妍。
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
其来初无像,荣事亦自然。
云容淡如鹤,草色齐腻烟。
竹萌裹豹裦,蕨茁引儿拳。
盘箸富可喜,齿颊甘亦便。
山水濯尘念,风云会前缘。
苇法怀道人,拥众几两千。
顶门眼照世,胸中海吞川。
同雏丹山巢,羽成各翔迁。
而今欲往集,相见而忘年。
执鞭驱并驾,未愧无彩鞯。
白鸥行作伍,水蔬对烹煎。
抚摩青石牛,不得陪高眠。
将趋皖口市,就买莎郎船。
回首谢诸祖,觉法吾所天。
慧灯耿不夜,心花芳枝联。
后日儿孙辈,莫怪森罗前。
释正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禅人且合掌请语因留三
麓华联蕾破春红,惭愧无私造化功。
谁怕满头椿岁月,要听啼鸟说家风。
释正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禅人且合掌请语因留三
蔬肠那著一星愁,但觉春眠粥似稠。
梦外寻盟何处是,荻洲稚子绿排头。
释正觉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禅人且合掌请语因留三
恬然谁作去留心,月下沧波风过林。
相别相逢定何所,明明向道只如今。
释正觉 雪窦中岩夜坐
哀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夜半灯。
此景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
释正觉 雪窦宗长老兹写师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龛而挂之乞语书其上
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
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
云寒有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