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来。
曾几 企疏堂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曾几 荠
盘餐到野荠,曳杖閒挑根。
幽人此味熟,俗子谁知津。
微物经品题,便作席上珍。
曾几 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无此君。
曾几 钱仲修饷新蟹
开奁破壳喜新黄,此物移来所未尝。
一手正宜深把酒,二螯已是饱经霜。
横行足使班寅惧,乾死能令疟鬼亡。
毕竟爬沙能底事,只应大嚼慰枯肠。
曾几 禽声
不如归去东皋上,美酒提壶迎妇饷。
何妨脱裦著新衣,百箔蚕丝茧如盎。
春泥滑滑未没腰,田间布穣初立苗。
牧儿喜舞麦熟也,报答尔曹婆饼焦。
曾几 禽声四首
劝我行沽聒昼眠,看人烂醉买江天。
兴来亦欲提壶去,未有苏公乞酒钱。
曾几 禽声四首
幽禽竟日引圆吭,脱裦催人有底忙。
不但春天无衣著,凄风冷雨绝须防。
曾几 禽声四首
春泥滑滑强知时,野日荒荒已露机。
政与鹁鸠同一律,朝来唤得阿姑归。
曾几 禽声四首
有酒如淮肉如坻,何如麦饭滑流匙。
但看此物丰登日,即是侬家快活时。
曾几 清樾轩
开轩在独园,绕屋得清樾。
不知何年树,殆为今日设。
窗扉落林影,时复乱风月。
喧声了不闻,幽唘极可悦。
玉溪僧所庐,无似许明洁。
颇疑三昧手,断取从二浙。
禅房花木深,此语信佳绝。
何以落其成,炉薰荐茗雪。
曾几 秋日郊居
眼前百种并愁予,风日凄凄野外居。
落雁沙边水清浅,蜕蝉枝上叶萧疏。
一身病著残光景,尽室贫依古屋庐。
物色情怀两岭寂,更无人问客何如。
曾几 秋雨排闷十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
药醭时须焙,舟閒任自横。
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秔。
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
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曾几 求李生画山水屏
乞君山石洪涛句,来作围床六幅屏。
持向岭南烟雨里,梦成江上数峰青。
曾几 衢僧送新茶
斋肠得饱又逐去,午梦欲成还唤回。
定是僧家不堪此,满卾青箬送春来。
曾几 人日
雪意垂垂体不佳,十年人日寄天涯。
老来只有穷相守,忍使奴星结柳车。
曾几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
禅榻萧然丈室空,薰销火冷闭门中。
光阴又似烛见跋,学问只如船逆风。
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
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
曾几 荣茂实侍郎饷家酿
风窗雪屋坐昏晨,一老江湖寂寞滨。
解战充虚惟有酒,绝甘分少不无人。
交情好在簀簹谷,腊味持来曲米春。
便觉寒家生暖热,故知客里未全贫。
曾几 柔桑陌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
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曾几 三次苏字韵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於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曾几 三老亭
华发累朝人,苍髯几时树。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曾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 三霄亭和韵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扫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闻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赖邻翁。
曾几 山礬
青云叶底雪花繁,只与田家插髻鬟。
不枉涪翁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