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原选者评。黯然自伤。当在浔阳既败之后。胡震亨云。不参按白身世遘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题。借题抒情之本指。最为有见。故颂诗者。必贵於论世也。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野田黄雀行。晋乐。奏东阿王置酒高殿上一篇。
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原选者评。白之受知。明皇礼遇殊绝。当时王公贵人交游亦众。浔阳既败。莫为省记。
故以严陵光武及管鲍为比。言管蔡者事之缘起如此也。卒之为白纳官赎罪者。郭子仪也。亦可以无憾矣。
萧士斌
贝 曰。琴操五十七曲九引。内有。箜篌引。亦曰。公无渡河。亦曰。箜篌谣。
夷则格上白鸠拂无辞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
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原选者评。诗妙比兴。苟无关风义不作可也。盖自李林甫用而聚敛之臣。进严酷之吏多。此诗所以刺也。词之古奥。超魏入汉。王世贞乃谓。李白乐府出入齐梁。非笃论也。
钟惺曰。似刺当时罗织诸狱吏。写出疾恶去残之意。说得有体。
杨齐贤曰。唐礼乐志曰。白鸠。吴拂舞曲也。
萧士斌
贝 曰。拂舞歌五曲有。白鸠。篇亦曰。白凫舞。以其歌且舞也。亦入清商曲。按晋杨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见白符舞。符。即。凫。也。白凫舞即白鸠舞也。白凫之辞出於吴拂舞五篇。并晋人采集亡国所作。惟白凫不用吴旧歌而更作之。命曰。白鸠篇。
。古今乐录。曰。鞞铎巾拂四舞。梁并夷则格。钟磬鸠拂和。故白拟其词。
日出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於春风。木不怨落於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与歇皆自然。
义和。义和。汝奚汨没於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原选者评。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不知自然之运。而意於长生久视者。
妄也。诗意似为求仙者发。故前云。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后云。鲁阳挥戈。矫诬实多。而结以与溟氵幸同科。言不如委顺造化也。若谓写时行物生之妙。作理学语。亦索然无味矣。观止益知白之学仙。盖有所托而然也。
乐府。日出行。者。时景二十一曲之一。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革叉。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原选者评。悲歌激楚。
唐汝询曰。此为戍妇之辞以讽也。
郭茂倩曰。北风。卫诗也。传曰。北风寒凉。病害万物。若鲍照。北风凉。李白。烛龙栖寒门。皆伤北风雨雪。而行人不归。与卫诗异矣。
。淮南子。烛龙在雁门。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见日。又曰。八之外有八极。北极之山曰寒门。
。山海经。西有王母之山。有轩辕之台。陈子昂诗比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卷三
陇西李白诗三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原选者评。朗如行玉山。可作。白自道语。格高气浑。双关作收。弥有逸致。
吕居仁曰。太白诗如。明月出天山。等篇。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不褊浅矣。
胡应麟曰。雄浑之中。多少闲雅。
。乐府解题。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魏晋以来惟传十曲。又有。关山月。等八曲。合十八曲。关山月。伤离别也。
独漉篇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