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道源注南州异物志孔雀自背及尾皆作圆文五色山鸡注见前
李卫公
绛纱弟子音尘絶。鸾镜佳人旧会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唐书刘稹平徳裕以功兼守太尉进封卫国公大中初厯贬崖州司户卒○按诗有木棉鹧鸪语葢卫公投窜南荒时作也后汉书马融尝坐髙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呉録交址有木棉树髙大实如酒杯中有棉如絮可作布名曰绁一名毛布罗浮山记木棉正月开花大如芙蓉花落结子杨慎曰即今班枝花鹧鸪注见前
韦蟾
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
△晋书谢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而焚之于此遂止
自贶
陶令弃官后。仰眠书屋中。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
蝶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夜意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因书
絶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
海石分棊子。郫筒当酒缸。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
△鲁灵光殿赋尔乃悬栋结阿天窗绮疎张载注天窗髙窗也一作锦道源注杜阳杂编日本东三万里有集真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出玉碁子不由制度自然黒白分明冬温夏冷谓之冷暖玉更产楸玉状如楸木琢之为碁局光洁可鉴华阳风俗録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闻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岩光分蜡屐。涧响入铜缾。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鱼山羡曹植。眷属有文星。
△道源注佛祖通载安国寺赐紫大达法师端甫为左街僧録内供奉裴休撰碑今玄秘塔碑是也愚按安国大师即前知玄法师也髙僧传云知玄与弟子僧録僧彻住上都大安国寺号安国大师又按元氏长庆集有寄卢评事子蒙作疑即此子蒙文殊传世尊之座髙七尺名曰七宝莲花台注见上巻晋书阮孚好蜡屐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两屐道源注寄归传军持有二若甆瓦者是净用若铜锡者是触用晋书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座云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晋书车胤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以练囊盛数十萤火照书读以夜继日焉通典济州东阿有鱼山一名吾山瓠子歌吾山平兮巨野溢是也异苑陈思王植尝登鱼山忽闻嵒岫里有诵经声清遒深亮逺谷流响不觉敛襟祗敬便效而则之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慧皎唱导序陈思王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若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晋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道源注子蒙必安国俗家眷属故以曹植拟之
闲游
危亭题竹粉。曲沼唤荷花。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
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
县中恼饮席
晚醉题诗赠物华。罢吟还醉忘归家。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题李上謩壁
旧着思玄赋。新编杂拟诗。江庭犹近别。山舎得幽期。
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饱闻南烛酒。仍及拨醅时。
△文选注张衡为侍中诸常侍皆恶直丑正危衡故作思玄赋以非时俗文选有杂拟诗南史文惠太子问周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道源注鲍照园葵赋乃羮乃瀹堆鼎盈筐甘旨蒨脆柔滑芬芳一作蜀本草南烛草木叶煮汁浸米蒸作饭谓之青饥或云亦可酿酒饮之延年韵会醅酒未熟者庾信春赋石榴聊泛蒲萄酦醅
江村题壁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
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即日
桂林闻旧说。曽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着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原注宋考功有小长安之句庄子丽姬与王同筐床食刍豢
漫成五章
沈宋裁辞矜变律。王杨落笔得良朋。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惟观对属能。
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葢仰三分。
代北偏师衔使节。闗中禆将建行台。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郭令素心非黩武。韩公本意在和戎。两都耆旧皆垂泪。临老中原见朔风。
△唐书建安后讫江左诗格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时号四杰烱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唐六典开元十三年召学士张说等宴于集仙殿改名集贤殿唐书杜甫传天宝中进三大礼赋上竒之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李白传贺知章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羮诗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李沮于贵妃杜抑于时相是皆以苍蝇惑曙鸡也孙权传曹公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狂。去王加屯〉犬耳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一作全晋书郄鉴使门生求壻于王导导令就东厢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