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
复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唐书。徳宗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卒拥朱泚叛。上如奉天。兴元元年二月。如梁州。五月戊戌。李晟收复京城。七月壬子。上至自兴元。艺文类聚。山海经曰。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梁元帝临终诗。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唐书。兴元元年六月。加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唐书。京兆府醴泉县有九峻山。太宗昭陵在西北六十里。唐会要。上欲阐扬先帝徽烈。乃刻石。为尝所乘破敌马六匹于昭陵阙下。安禄山事迹。潼闗之战。我军既败。贼将崔干佑领白旗引左右驰突。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官军潜谓。是贼。不敢逼之。须臾。见与干佑闘。黄旗军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汗流。
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唐书。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与李晟同平朱泚。德宗还宫。以瑊为河中尹。晋绛节度使。河中同陜虢等州。及管内行营副元帅。封咸宁郡王。贞元十五年薨。八马。八骏也。唐书。奉天县属京兆府。文明元年。分醴泉置。汉书。金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后以讨莽何罗功。封秺侯。按旧唐书。瑊忠勤谨慎。功髙不伐。时论方之金日磾。故末语云然。
鄠杜马上念汉书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一云五陵懐古○汉书。宣帝尤乐鄠杜之间。注。杜属京兆。鄠属扶风。汉书。宣帝。武帝曽孙。戾太子孙也。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鬬鸡走狗。上下诸陵。周徧三辅。昌邑王废。霍光与诸大臣迎。即皇帝位。三辅黄圗。汉有三十六苑。羽猎赋序。武帝广开上林。北绕黄山。滨渭而东。长安志。长安万年二县之外。有毕。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栁原。呉融诗。咸阳一火便成原。汉书。哀帝时。帝舅丁明封阳安侯。皇后父傅晏封孔乡侯。说文。轩。曲辀轓车也。
栁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道源注。梁刘邈折杨栁诗。春来谁不思。相思君自知。北史栁昻传。杨素尝于朝堂见昻子调。因独言曰。栁条通体弱。独摇不须风。梁元帝诗。栁叶生眉上。唐太宗栁诗。半翠几眉开。
巴江栁
巴江可惜栁。栁色緑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三巴记。阆白二水。南流。自汉中经。始宁城下。入涪陵。曲折三回如巴字。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两京记。大明宫紫宸殿。北曰蓬莱殿。西龙首山支龎起平地。上有殿。名金銮殿。殿旁坡名金銮坡。五代会要。殿因金銮坡以为名。与翰林院相对。
咸阳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闗秦地有山河。
△史记。始皇每破诸侯。冩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通。所得美人钟鼓。以充入之。西京赋。昔者大帝恱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薛综曰。大帝。天也。虞喜志林。谚曰。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缪公梦天帝。奏钧天乐时。有此谚。事详史记。非言暴秦之兼并六国。实天帝畀之。非以其地有山河之固也。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道源注。稽古略。药山在澧州。惟俨禅师为初祖。太和六年入寂。融禅师或其后也。杜氏通典。征南将军。汉光武建武二年置。以冯异为之。高僧传。沙门慧永居在西林。与慧逺同门游好。遂邀同止。刺史桓伊以学徒日众。更为逺建东林。
闻着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空余双玉剑。无复一壶冰。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旧唐书。温庭。字飞卿。大中初应进士。累年不第。徐商镇襄阳。往依之。署为巡官。咸通初。迁隋县令。卒。曹植七启。步光之剑。错以荆山之玉。卢思道诗。犀渠玉剑良家子。剑有雌雄。故言双也。鲍照诗。清如玉壶冰。○说文。砾。小石也。梁简文帝雪诗。晩霰飞银砾。《春秋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听鼓
城头迭鼔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卫公兵法。鼓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鼔止角动。吹十二声为一迭。掺。七勘切。后汉书。祢衡。字正平。善击鼓。曹操召为鼓吏。着岑牟单绞之衣。为渔阳掺挝。容态有异。音节悲壮。徐锴曰。掺。三挝鼓也。
送崔珏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唐书。艺文志。崔珏。字梦之。大中进士。有诗一巻。徐凝瀑布诗。一条界破青山色。卢思道纳凉赋。火云赫而四举。高士传。严君平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