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6-全史宫词-清-史梦兰-第88页

王,是为太祖。子渥立,称宏农王,为其将张颢所杀,是为烈祖。弟隆演立,复称吴王。改元一(武义),是为高祖。弟溥立,后唐天成二年,据扬州称帝,国号吴,是为睿帝。改元四(顺义、乾贞、太和、天祚),在位十七年,禅位于徐温养子李昪。
  吴共四主,凡四十六年。
【宫词】子孙鳞次霸全吴,潭上鱼曾应帝符。共事英雄三十六,剑锋威压黑云都。
  【简释】《十国春秋·糁潭鱼者传》载,太祖初起庐州,巡警至糁潭,有渔父鼓舟至前,馈鱼数头,曰:“此犹公,子孙鳞次而霸也!”
  《五代史·吴世家》载,行密与起事刘威、陶雅之徒,号“三十六英雄”。
  《十国春秋·吴太祖世家》载,孙儒降兵,多蔡人。行密择其尤勇者五千人,以皂衣蒙甲,号“黑云都”,常以为亲军。
【宫词】君王神勇慑扬滁,菱水蜂糖尽改呼。早起内庭传盥漱,沙锣不用侍儿扶。
  【简释】《十国春秋·吴太祖世家》载,时滁人呼荇溪曰“菱溪”,扬州人呼蜜曰“蜂糖”,讳“行密”也。(又)载,成及抵王内室,尝遇王起盥漱,右手擎沙锣,可百余两,实水其中,以洗项。因服王“力举三百斤”不为虚也。
【宫词】钱眼杨头旧有谣,江南江北怨难消。如今弄玉归萧史,龙种能谐引凤箫。
  【简释】《十国春秋·吴太祖世家》载,王遣女与钱传璙,并顾全武归钱唐。先是,王与钱氏不相容,尝命以大索为钱贯,号曰“穿钱眼”。两浙亦岁以大斧科杨,谓之“斫杨头”。至是,二姓通婚,两境渐睦矣!
  《十国春秋·吴越钱传璙传》载,传璙指陈顺逆之理,吴王为之动容。叹曰:“此龙种也!生子当如钱郎。吾子真豚犬耳!”遂以女妻之。
【宫词】射场新向内营开,地室喧天落舞埃。香烛十围似明昼,麻衣深夜击球来。
  【简释】《十国春秋·吴烈祖世家》载,初,内营有亲军数千,屯于牙城之内。王悉迁出于外,以其地为射场。
  《江南别录》载,景王居父丧,掘地为室,以作音乐。夜燃烛击球,烛大者十围,一烛之费数万。
【宫词】绕柱神龙梦里蟠,谁教苍鹘上场看。浊河回棹三郎醉,竟向君王试弹丸。
  【简释】《十国春秋·吴高祖世家》载,徐温尝夜梦入宫,见白龙绕殿柱。诘旦,见隆演穿白衣,拥柱而立,心异之。至是,得嗣立。(又)载,徐氏专权,王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尝与王为优,自为参军,使王为苍鹘以从。又泛舟浊河,王先起,知训以弹丸弹之。(又)载,宋齐丘密言于知诰曰:“三郎骄纵,败在朝夕。”三郎,即知训也。
【宫词】黑云长剑气桓桓,共护楼船压急湍。羲驭飙驰黄道阔,白沙旧镇改迎銮。
  【简释】《江表志》载,严球为相,王慎辞奉使北朝,球在病,请告烈祖,授以论答,凡数百事,皆中机务。更就球宅访之,球览毕称美,请更添数事:北朝问黑云长剑多少,来时及五十指挥,皆在都下,柴再用不曾赴镇。既而果首问黑云长剑并柴再用所云,慎辞依前致对。
  《十国春秋》载,吴顺义四年冬十月,王入白沙观楼船,大学博士王谷上书,请改白沙为“迎銮”。略曰,“日月所经,星辰尽是黄道,銮舆所止,井邑皆为赤县。”王命更其名曰“迎銮镇”。
【宫词】衮冕新更羽客装,愁云惨淡绕丹杨。翠屏玉砚雕零尽,谁复仙宫忆让皇。
  【简释】《十国春秋·吴睿帝纪》载,天祚三年八月,帝下诏禅位于齐。齐主表请改江都宫殿,名皆从仙经内取之。帝常服羽衣,习“辟谷术”。升元二年,帝屡请徙宫,齐主改润州牙城为丹杨宫,以李健勋充迎奉让皇使,徙丹杨宫。冬十月,帝崩。是日,有使命来徙所,帝方诵佛书于楼上,使者趋前,帝以香炉掷之,俄而报晏驾矣!(又)载,显德三年,周先锋都部署刘重进得其玉砚、玛瑙碗、翡翠瓶,以献太祖。
【宫词】枯杨枝叶不逢春,公主闻呼暗怆神。世世不为有情物,佛心应鉴未亡人。
  【简释】《江表志》载,让皇既迁,数年未卒,每有枯杨生枝叶。及五岁有中使赐衫笏加官,即日而终。
  《十国春秋》载,吴太子琏妃李氏,齐王知诰第四女也。南唐受禅,封永兴公主。妃自以为吴家冢妇而国亡,中怀忿悒,闻人呼公主,辄悲伤流涕。琏即薨,妃居迁陵宫,终身缟素,不茹荤血,自称“未亡人”,焚香对佛誓曰:“愿儿生生世世,莫作有情之物。”
○南唐
南唐,李昪,徐州人。初为徐温养子,名知诰,封齐王。吴天祚三年,受禅,国称齐。后复姓李,改号唐,都江宁,在位七年殂,庙号烈祖,改元一(升元)。子元宗璟立,惧周师迁豫章,十九年殂,改元三(保大、中兴、交泰)。子后主煜立,复居江宁,贬号称唐国主,不改元。宋开宝八年降,封违命侯。
  南唐共三主,凡三十九年。
【宫词】李树呈祥玉作团,外藩朝贡集衣冠。词臣奉诏图王会,毡帽貂裘写二丹。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烈祖纪》载,升元三年,帝复姓李氏,是时江西“杨化为李”,临川李树生连理枝,人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