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6-全史宫词-清-史梦兰-第90页

,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之妆。尝雪夜酣宴,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也。
  《十国春秋拾遗》载,昭惠后,善音律,能为小词。其所用笔曰“点青螺”。宣城诸葛氏所造。
【宫词】铺殿何须倩画工,天开锦洞聚春风。多情最是花前蝶,爱住乌云缥缈中。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徐熙传》载,熙尝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迭石,旁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乃供后主宫中挂设之具,谓之“铺殿花”,又称“装堂花”。
  《清异录》载,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
  《十国春秋》载,南唐宫人秋水,喜簪异花,芳香拂鬓,常有蝶绕其上,扑之不去。
【宫词】金屑琵琶已断丝,梅花空发去年枝。宫中法曲都零落,唯有流珠忆旧时。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昭惠周后传》载,后工琵琶,元宗以“檀槽琵琶”赐之。后殂于瑶光殿,后主以后所爱“金屑檀槽琵琶”同葬之。
  《马令南唐书》载,帝尝与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开,而后已殂。因成诗见意曰:“失却烟花主,东君不自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十国春秋》载,南唐宫流珠,后主嫔妃也。后主尝制“念家山破”,昭惠后制“邀醉舞恨来迟”。二曲流传既久,乐籍多忘之。后主追念昭惠后,理其旧词曲,顾谓左右无知者,流珠独能追忆无失。
【宫词】褰幔人亡旧宠移,校鹅纳彩故迟迟。主香夜侍柔仪殿,偷咏金鞵衩袜词。
  【简释】《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昭惠周后传》载,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褰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月矣!”后恚,至死面不外向。
  《十国春秋·南唐后主继后周氏传》载,昭惠后殁,后未胜礼服,待年宫中。明年,后主居圣尊后葬,故中宫久虚。开宝元年,始议立后为继室。将纳彩,后主命校鹅代白雁,被以文绣,使衔书,特举亲迎之礼。后主制乐府艳其事。内有“衩袜金缕穨”之句,词甚狎昵,颇闻于外。
  《清异录》载,周氏,居柔仪殿,有主香宫女。焚香之器有“把子连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太古”、“容华鼎”等数十种。
【宫词】烂漫东风鞴扇轻,一池春水皱文生。彩亭四面红罗薄,醉倩群花为解酲。
  【简释】《清异录》载,俗以开花风为风鞴扇。
  《十国春秋拾遗》载,李后主于清微楼上歌“春寒水四面”,学士刁衍起奏曰:“陛下来睹其大者远者尔”人疑其规讽。讯之,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十国春秋·南唐后主继后周氏传》载,后主尝于群花中作亭幕,以红罗押以玳牙,雕镂华丽,而极迫小,仅容二人。每与后饮酒其间。
【宫词】素袜凌波月影零,金莲贴地立娉婷。玉颜持较夷光画,妒煞琉璃八尺屏。
  【简释】《十国春秋》载,南唐杳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命杳娘以帛缠足,令纤丽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莲花中,回旋有凌波之态。
  《十国春秋·董源传》载,源善画,一日,后主坐碧落宫,召冯延已论事。至宫门,逡巡不敢进。后主使趣之延已。曰:“有宫娥著青红锦袍,当门而立,未敢竟进。”使随其谛视之,乃八尺琉璃屏,画夷光于上,盖董源笔也。
【宫词】鹤锦鸾绫万轴屯,芸香满架闭闲门。保仪入选非关貌,敕掌图书即主恩。
  【简释】《图书见录闻》载,李后主雅尚图书,蓄聚既丰,尤精赏鉴。至今内府图轴,暨人家所得书画,有织成“大回鸾”、“云鹤练”、“雀锦”饰。
  《十国春秋·南唐保义黄氏传》载,后主以黄氏工书札,使专掌宫中书籍。二周后相继专房,故黄氏虽见赏识,终不得幸御。元宗父子俱善书法,元宗学羊欣,后主学柳公权,皆得十九。购藏钟王以来墨帖至多,黄氏实掌之。
【宫词】牙韱横插皂罗厨,扇鹄灯鱼映碧疏。心识君王勤翰墨,花前偷学撮襟书。
  【简释】《倦游录》载,李氏有江南日,中书省用皂罗糊屏风,所以养目也。
  《李后主诗》云:“九重开扇鹄,四面炳灯鱼。”
  《清异录》载,后主能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之“撮襟书”。
【宫词】宝阁光分照夜珠,旧时灯月记模糊。黄罗扇上消魂句,到老风情付庆奴。
  【简释】《默记》载,江南大将获李后主宠姬,见灯辄闭目云:“宫中本阁,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
  《后主感怀诗》云:“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绵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客座赘语》载,南唐宫人庆奴,后主尝于黄罗扇书词赐之。云:“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魂消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宫词】一帖升元集大观,澄日堂纸画乌阑。临池最重红丝石,歙匠新来擢砚官。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