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曲名。上不记之,视左右曰:‘何曲?’有司具以骆谷望长安、下马后索长笛吹出对。上良久曰:‘吾省矣。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长卿遂撰其词,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词云(略)。余在童幼,亦闻长老话谪仙之事颇熟。而长卿之词,甚是才丽,与本事意兴不同。余既备知,聊因暇日,辄撰其词,复命乐工唱之,用广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消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在弯弯。(津逮本《剧谈录》卷下)
李德裕
李德裕(七八七~八五○),字文饶,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元和元年(八一五)以荫补校书郎。十四年,拜监察御史。次年,擢翰林学士。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二年,转中书舍人。文宗太和三年(八二九),为兵部尚书,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七年,拜平章事。八年,出为浙西节度使。开成五年(八四○),复入相,进封卫国公。宣宗即位,罢相。大中元年(八四七),贬潮州司马。次年,再贬崖州司户。三年十二月,卒于贬所,年六十四。著有《李文饶文集》、《次柳氏旧闻》。《旧唐书》卷一七四、《新唐书》卷一八○有传。
李德裕作品一首,据百川本《许彦周诗话》录入,参校稗海本《许彦周诗话》、津逮本、何本《彦周诗话》、聚珍本《能改斋漫录》、津逮本《邵氏闻见后录》、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万历本《花草粹编》、明刻本《唐词纪》、康熙本《词综》、康熙本《全唐诗》、内府本《历代诗余》。
【步虚词】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寒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空月明。
河汉女,玉炼颜。云往往到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天风吹佩环。(百川本《许彦周诗话》)
韩琮
韩琮(生卒年里不详),字成封,一作代封(疑误)。穆宗长庆四年(八二四)进士。武宗初,充陈许节度判官。入为司封员外郎。大中五年(八五一),为户部郎中。八年(八五四),迁中书舍人。十二年(八五九),任湖南观察使。同年五月,以军乱被逐。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韩琮词一首,据稗海本《云溪友议》录入,参校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唐音统签》、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元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宋本《全芳备祖》。
【杨柳枝】
枝斗芳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灞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稗海本《云溪友议》卷一○)
杜牧
杜牧(八○三~八五三),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登进士第。又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旋佐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转宣歙观察使幕。大和七年(八三三),为牛僧孺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转掌书记。九年,入为监察御史。开成二年(八三七),复为宣州幕吏。次年,迁左补阙。五年,为膳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二),自比部员外郎出为黄州刺史。四年,转池州刺史。六年,徙睦州刺史。宣宗大中间,历司勋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湖州刺史。大中六年,迁中书舍人。卒。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一四七、《新唐书》卷一六六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杜牧词一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参校吴本、毛本、明钞本。
【八六子】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葬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与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朱本《尊前集》)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涵芬楼《说郛》本《稿简赘笔》录入,参校宛委山堂《说郛》本《槁简赘笔》、嘉靖本《词品》、万历本《花草粹编》、鲍奉、朱本《张子野词》。
【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刚道花枝好。一饷发娇嗔。碎ソ花打人。(涵芬楼本《说郛》卷四四《稿简赘笔》)
李忱
李忱(八一○~八五九)。初名怡,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世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宪宗第十三子。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封光王。武宗会昌六年(八四六),即帝位。次年改元大中。大中十三年卒,年五十。庙号宣宗。《旧唐书》卷一八、《新唐书》卷八有本纪。另参《杜阳杂编》卷下、《唐语林》卷七。
李忱词残句,据学津本《杜阳杂编》录入。
【泰边陲】